top of page

陶恕:渴慕神的僕人

福音信仰教會有其傳承豐厚的屬靈傳統,教會歷史裡有些原創者,如俄利根與奧古斯定等,更多是如衛斯理與陶恕等,為整合者,融會貫通地把先聖先賢的屬靈傳統,重新整理,從而教導信徒活出與神契合的生命。陶恕的屬靈進路,正代表著保守信仰的教會如何結連於大公教會,不劃地為牢,兼容開放,使讀者透過陶恕的文筆,深廣地汲取歷代傳承的屬靈產業。 要有深度又寬廣的靈性,少不了神的兒女常常操練閱讀、祈禱、退修與敬拜等,保持向神開放的心思。要了解陶恕的經典著作,少不了要對他的生平有簡略的認知。


求水若渴

陶恕於1897年生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的紐堡(Newburg),他成長於務農家庭,在六兄弟姊妹中,他排行第三。他只完成小學,沒有唸過中學、大學或神學。Leonard Ravenhill稱讚他:「像他這樣的人不是學校培養出來的,乃是聖靈教導的。」他從小培養閱讀習慣,好學不倦,任何到手的文字,必愛不釋手,甚至影響生計。 1912年,他舉家遷往俄亥俄的亞克朗(Akron),因長兄在那裡橡膠公司工作;陶恕其後也隨長兄一起工作。1915年,快到18歲生日時,陶恕決志信主。信主之後,陶恕竭力追求,常安靜在室內祈禱敬拜,並博覽聖經、神學、歷史、哲學與文學等。陶恕同工麥卡菲(Raymond McAfee)回憶:「他常形容自己為一隻飢饑的蜜蜂,不停採花蜜。」這正表明陶恕一生早於喬布斯年代,已常處於「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的追求姿態。 他是家中首位基督徒,參與當地「恩典循道會」(Grace Methodist Church)聚會,其後在「弟兄會」(Church of the Brethren)裡受浸。雖然沒有正規的神學訓練,陶恕感到神呼召他「作傳道」,特別受到S.M. Gerow牧師(Locust Street宣道會)的鼓勵,於是陶恕就轉往宣道會聚會。 陶恕於1918年與Ada Pfautz結婚,而他的外母為五旬宗教會的本土宣教士,她與Gerow,常借書予陶恕,對陶恕的生命成長有一定的幫助。他有六名兒子,一位女兒;對個人家庭生活,他甚少提及。翌年,他接受邀請,牧養西維吉尼亞州一間很小的宣道會,1920年,陶恕被按立為宣道會牧師。1928年他轉往芝加哥的Southside Alliance Church,牧會共31年。1959年他轉往多倫多Avenue Road宣道會,任職「宣講牧師」,直至1963年安息主懷。由1950年起,陶恕為《宣道見証》(Alliance Witness)編輯,達13年之久。他的著作,超過40本。 陶恕被譽為「20世紀的先知」,他的屬靈影響力跨越宗派與地域,今天仍向我們說話。他葬於亞克朗,墓誌銘寫著:「屬神的人」(A Man of God)。 陶恕早於《渴慕神》(原著於1948年出版)前言說:「目前的福音派人士雖然已經把祭壇築起來,也把祭牲切成塊子,可是竟自滿自足地數點著石頭,把它一再加以調整,卻從來不理會在高高的迦密山頂上,是否有火的徵兆出現。」(4頁)這正是目前教會的靈性景況,我們有不少專業的技術教牧,精通神學、輔導與各項知識,卻甚少關心信徒的靈性衰弱。我們有甚多依附講員或聚會的信徒,甚少培育養成「自行餵食」(self-feeding)的門徒,這正是普遍教會的悲哀寫照! 陶恕指出信徒乏力渴求,部分責任源自教牧;「在這個黑暗的世代,我們的屬靈追求竟讓我們的老師代替我們做,這是多麼悲慘的事。我們只把目標放在初步的「接受」(accepting)基督(在聖經中並沒有這個名詞),而再不求神更進一步的向我們顯現。我們受了一種假邏輯的欺騙,說我們只要找到了主就不用再追求。」(《渴慕神》8頁)教會要持續更新,我們要重新思考怎樣引導每位信徒有渴求的動力,並能自主自發地掘井取水,而教牧只是在旁提供工具而已!「飢餓的羊抬起頭來,卻沒得吃飽。」不是堂會要增聘牧者,乃是教牧沒有引導群羊找著草場,讓牠們自行進食。


共飲活泉

陶恕雖然缺乏正統的神學教育,他的著作卻反映他深刻思考,正因他以勤補拙,不斷消化整理各家所長,而宣道會於其時是「運動多於宗派」,自然不會執著於門戶之見。基本而言,陶恕靈命進路是以聖經為本;整本聖經就成為他的神學課程。他對聖經的熱愛與重視,就構成了陶恕屬靈觀裡最重要的根基。 陶恕看所有信徒,皆能飲於不同宗派內源遠流長的活水,重要是與神同在,與主合一。他一方面肯定《教義小問答》或《新英格蘭教義初階》等古舊「教理式」學道(巴刻寫了Grounded in the Gospel倡導教理的研習),這是主流教會的道統;另一方面他並不抗拒有神秘主義色彩的經驗。 基督徒毋須否定神秘主義,只要持守基督福音的核心,承認人的理性限制;畢竟神確是一位「不受局限,卻承載所有的」(The Quotable Tozer)。陶恕被稱為「福音派的神秘主義者」,他的文章常引用著名神秘主義者與著作如奧古斯丁、庫薩的尼古拉斯(Nicholas of Cusa)、聖伯爾納(Bernard of Clairvaux)、約翰十架(John of the Cross)、茱利安(Julian of Norwich)、羅利(Richard Rolle)、羅倫斯弟兄(Brother Lawrence或尼哥拉赫孟,Nicholas Herman)、多馬肯培(Thomas a Kempis)、費伯(Faber)、艾哈特(或譯梅思德益克,Eckhart)、芬乃倫(或譯范尼倫,Fenelon)、亨利蘇梭(Henry Suso)、《不知之雲》(The Cloud of Unknowing)等。 陶恕年代的教會,大多對天主教會有所保留;然而陶恕不介意有同工或會誤解,他不認同天主教的信仰路線,他卻樂意引介各方能提升靈性的導師。陶恕理解人對神的渴求,取水之道不拘一格;人們毋須執著水流是否只得一道,重要是水質保持清純,能解飢渴。大公教會流傳的屬靈產業,不囿於某個年代或信仰群體,任何屬靈主張或經歷,陶恕皆以聖經量度,平衡地把理性、經驗與傳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人要主動渴求神,然而三一神主動地先把渴求之心放在我們心裡,我們才能尋得見神。「信心就是靈裡的仰望。」《渴慕神》陶恕毫不留情地痛斥當代教會世俗化,福音娛樂化;他諷刺忙碌於各項聚會的信徒猶如「日本舞鼠」:「這些基要派分子──一直在跑,片刻也停不下來。」《勝過撒但》信徒要學習獨處與安靜,方能聆聽神向我們的心靈說話。《心意日新》(11月16日) 信徒的自滿自足,乃是窒礙靈性的死敵。在Out of The Rut, Into the Revival陶恕挑戰教會的虛有其表及因循苟且,他力陳基督徒或教會最大的敵人,就是「慣例」。他不斷勸勉信徒要「竭力追求」(pursuit),「在信仰生活上,當我們承認自己一無所知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得最多。」《受教的心》


總結

陶恕的《渴慕神》是大公教會的靈修經典,信息歷久而常新,無數教牧與信徒閱讀本書,領受著作者向神渴求的激情。「我要時刻體驗祢的恩眷和同在,聽見祢的聲音,我渴慕得著滿有安息的單純的心。」(《渴慕神》58頁)這也是我們向神的呼求! 在渴求靈性更新的浪潮中,陶恕的聲音,正是我們須要聆聽的:追求聖靈而不走偏激、肯定不可言喻的經歷卻以聖經作規範、重視個人對基督的認識,挑戰人抗拒世俗化卻非不理世事、指引我們順服神,並能活出不可思議的生命。陶恕看生命進深,回到基本,重根輕果,簡樸直接,沒有新意或花巧,這就是今天福音信仰教會要重拾的靈性操練,陶恕這本經典正是我們要每隔一段日子,就要重讀一遍的。 (此文收錄於《渴慕神》[2012年修訂二版],近日就「渴文化」此類淺薄文化的討論,參考飄流製作之〈請恢復屬靈來對話〉,現時教會靈性的不濟,皆因我們失掉歷史與神學,我們只有表皮形式,卻嚴重欠缺內涵。)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www.hkcrm.org.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