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1/6/22
在聖經羅馬書七章21至23節有如下的信息:
「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
14/6/22
最近有一位關心事工的牧師向我們勸勉,他說任何事工開始時都需要有毅力,並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去做到最好,絕不能虎頭蛇尾,他更指出這段奮鬥期可長達三年多才可見效,被人及教會認同。聽完了他的一番話,使人想起我們在小學求學時老師也有教導我們:若要讀書成功,要口到,心到才可達標。我們的啟蒙老師也有教導:有志者,事竟成。有時也用「鐵柱磨成針」的故事向我們訓勉。這都是說明我們要有堅定不移的心志及毅力,才可有出頭之日!
7/6/22
香港晚上有一個電台鼓勵青年人永不放棄,無論在學業,事業及婚姻上遇到的問題,主持人都鼓勵他們要去正視,在分析環境後,將問題解決。聞說他們每年都成立一個永不放棄同學會,去訓練青少年領袖,效果不錯,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大力支持,每年各同學都嚮往這領袖訓練的日子,因為可讓他們得到鼓舞。
31/5/22
楊伊格頓(Eqerton R. Young)是19世紀末的一位宣教士,他有負擔在北美印第安人中作旅行佈道及建立教會,他的宣教區域由南到北有500哩,由東到西有300哩。當時沒有機動的雪橇,只靠步行,氣候常在零下30度至零下60度間,每天日落時便要立即動手在雪堆挖洞,以作棲身過夜之用。幸好有二三十個信主的印第安人與他一起旅行佈道,可合力挖洞。在極短的時間內他們要完成挖洞的工作,因此他們都要拼命地在嚴寒下工作,他們身上都冒出汗水,但汗水遇到了嚴寒便結了冰,衣服頓變成僵硬如皮革,很不舒服,他們只好盡快在洞內生火取暖,把衣服焙乾再穿上,楊伊格頓雖身體強壯,有時也受傷或病倒,但每次病愈又立刻繼續作旅行佈道,建立教會和探訪信徒,許多印第安人因他的勞苦,相信耶穌,從橫蠻的性格改變成為溫馴可愛的群體。楊伊格頓也教會他們耕作,自力更新。
24/5/22
您有獨自往海灘逛的習慣嗎?在海邊漫步可給您思想的洗滌,可把不安的情緒平靜下來。但您有留意海灘的周邊環境嗎?相信您會看到海灘旁邊有嶙峋磐石,水裡有小石也有幼沙。
17/5/22
一位公司高層人士曾被訪問,訪問者問他怎可成功地為企業開拓業務,並怎樣面對老闆愈來愈大的業務要求。他說在困難中他從不屈服,總是勤奮地找辦法。有一次他的老闆與他到達法國巴黎並要他翻譯一份法文的報導,只給他半天的時間,而他又未學過法文,怎辦呢?他終於只能跑到中央圖書館從法譯英的字典中,逐個字的查考,把法文譯為英文,再整理好英文字句的排列,終把一份法文時事報導翻譯為通順的英文給他老闆看,終於他老闆可向一班法國商業領袖回應並發表他的立場,甚得法國人的讚賞,他因此更得老闆的垂青,後來更被提拔去管理另外一家公共交通的大企業,在那裡他又為公司業務提到另一個更高的層次,成為社會上很有名望的人,他也去主領很多慈善機構,使窮苦大眾也因他得益。
10/5/22
在一個軍事評論會中,有專家把國家的強弱分為兩等級:侵略國與防衛國。侵略國在軍事上可以不是最強的,但防衛國一定是要最強,否則國家便被敵人侵佔,人民成為他國的奴隸。在軍事訓練中,也有兩種,就是一般士兵的訓練與軍官的訓練,前者是一般的操練,但後者就更嚴厲,聞說其中一個操練只給受訓的軍官一般軍用裝備及一小瓶水,然後用直昇機把他送往一個很遠的熱帶雨林,指令他一定於7日後到達某處地點將他接回,途中他要自找食物,水源也要趕路並要依時到達終點,否則他便不合格也不能當軍官了。這訓練是何等的巨大呢!證實了耶利米書十二章5節的挑戰, 5耶和華對耶利米說:「你若與步行的人同跑,尚且覺累,怎能與馬賽跑呢?你在平安之地,雖然安穩,在約但河邊的叢林要怎樣行呢?……」
3/5/22
佳美腳蹤事工(Footsteps Ministries)基於堅強的信念,在過去一直默默地事奉,為的是藉著互聯網建立意念相同的小型團隊去服侍眾人,今天已每週定期發放佳美嗎哪,按時開展專題小組,在港內外舉行門徒訓練,也支援其他機構,提供網上服務開解扶持傷心人、失意人等。佳美腳蹤事奉已於香港政府註冊為非牟利機構,現有不多同工,但深信「Think big, start small」的大道理,今天已設有四組不同功能的隊工,默默耕耘,務求眾人得到一線光,人間雨的事奉,讓人生可與上帝同行,亦與人同行,得及時心靈滋潤。
26/4/22
近日往新會及斗門一帶去探望一批準大學生,他們都考進了國內的大學,於今年(2009年)九月/十月首次進入最高學府繼續學業。但他們都是極窮困的,有家中父母雙亡的,有父或母患了危疾去世的,也有靠每月從政府那處拿RMB190綜援的一家三口過活的。總之,人間最悲慘的事都發生在他們的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