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牧養(上)
大前研一於《低IQ時代》,指出「日本人喪失了思考的能力,只想快速知道答案。」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本港教會。本港教會也有甚多「高脂信徒」,偏愛出席聖經講座或福音聚會,卻缺乏行動與操練,不閱讀、不發問,也不敢有任何想像與思考! 有一趟教練訓練,趙錦德牧師要求在座受訓牧者列出十本對個人有深遠影響的書本,不少教牧異口同聲表達困難。倘若隨便問一位教牧同工最近兩個月在看何書,答案多是忙到連翻開書卷也沒有時間。 作為牧者,特別是蒙召要作宣講教導的,個人的心思與心靈若不得著書本的滋潤,頭腦就會僵化封閉,情感就會枯乾。對教牧而言,閱讀書本(不一定與基督教信仰有關)至少能發揮兩方面效用:「有用之讀」與「無用之讀」。
「有用之讀」
這方面的閱讀基本是「功能式」,資訊或知識的獲取,只是為了要取得神學學位或應付職事的需要,如教授聖經課程或講道等。在港式教育,「讀書只為了求分數」的趨勢下,教牧應急式閱讀也有其短暫好處,從書本中找到「原料」可以「再造」。 筆者理解教牧只是「知識的中介者」或「加工者」,並非原創者或開發者,我們只是整理兩千多年以來累積的知識寶庫,因應受眾的程度而調較;教牧不再是堂會內少數擁有高等學歷的專業人士,我們不再操控一切涉及信仰的知識,在資訊科技社會,任何信徒享有與教牧一樣的平等地位,透過網絡就輕易地取得相關資訊。 正因如此,教牧的強項不再是「我擁有宗教知識的專用權」,因為信徒同樣透過閱讀、神學課程與網絡等獲取有關資訊,教牧不能賣弄「我有你冇」的權力遊戲,他/她的本領乃是按著受眾的水平與處境,重新翻譯及選取書本的知識,讓受眾從而領受「新知灼見」,其實所謂「灼見」只是整理加工後的思考而已。大前研一自詡於互聯網年代,花三四個小時就可就某個課題,作其演講;當然少不了是他能作出「常識」的判斷。 面對當前教會的「智慧衰退期」,教牧透過閱讀,可達致以下的四用:
1.用之講道
牧職不可少是於崇拜或其它聚會中宣講聖道。牧者週而復始,重覆地宣講聖經,也要「有道可傳」,讀經(筆者多喜愛就講道經文參考不同中英譯本)故然重要,一些有份量的註釋書也有幫助,適當選取書本,有時可以成為講道的素材。 筆者於2010年全年有12個主日於某固定堂會講道,我選用了畢德生牧師著《耶穌的道路》,分別以「耶穌的道路」、「亞伯拉罕的道路」、「摩西的道路」等作系列講道,並推介此書。有姊妹向我反映,她閱讀此書對靈性幫助甚大,感謝我於崇拜講道時介紹這本好書。 即或教牧只就經文或主題,只作一篇講道(筆者反對堂會為了邀請外來講員常作「散餐式」或「事工式」講道),也有一些好書可供參考。如講及耶穌在海上行走的故事,奧伯格牧師(John Ortberg)著《行在水面上》是不容錯過的,這位門洛帕克長老會的牧者強於教導,教牧往其堂會網頁就能從中學習。 教牧甚少靈感源源不斷,筆者就每年講道的編排,也是如此。現今信徒多作「慣性宗教消費者」,我定意宣講的「道」,不要奉迎或滿足會眾喜好;相反,我刻意讓「道」挑戰與改變會眾現今的信仰狀況。 (待續,本文原刊登於《德慧文化事工通訊》第22期,現分兩篇刊登。)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www.hkcrm.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