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聖靈引導與心靈取向

要經歷聖靈的引導不是在於掌握方法,乃是在於調正心靈的姿勢,讓我們「習慣」以領受的心來聆聽,要培養領受的心(cultivation of receptivity)從禱告開始,禱告的首要意義並非祈求,而是「位格相交」(communion of persons),正如在永恆裡三一上帝的相交一樣,對於我們而言,聆聽上帝比自己的祈求更加重要,因為我們還不一定曉得要求的是甚麼,祂卻知道我們真正需要的答案,上帝的聲音是有優先性的(privileged voice)。因此,如何養成這相交的規律便成為調正心靈姿勢的關鍵議題,在長年累月中我們的「位格內涵」便被塑造成為越發趨向聖靈溝通的頻度。


要能聆聽上帝的聲音,不是在生活的繁忙中,不是在喧嚷中,乃是在「安靜等候」(waiting in silence)中才可以聽見,詩人說:「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上帝;我的救恩是從祂而來」(詩六十二1)。安靜與等候不是消極行為,兩者同樣指向在尊重對方的態度中領受與順從,是在主動中的被動(active passivity),是位格主體為對方讓出心靈空間(yielded space for the Other),正如撒母耳向呼喚他的上帝回應:「請說,僕人敬聽!」(撒上三10),或馬利亞向傳達上帝旨意的天使加百列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一38)舊約先知以利亞聽見耶和華的聲音既不是在烈風的威力中,也不在地震的能力中,也不在火焰熾熱的能量中,而是在寧靜中才有微小的聲音(王上十一11-13)。上帝不善於硬闖人的心門,硬幹似乎不是祂的性格。


每天禱告的順序宜從感恩開始,認罪祈禱,默想聖經,尋求引導。每早晨回顧昨天值得感恩的事,數算上帝的慈愛與良善,能幫助我們確認上帝是信實,成為我們開闊心門的基礎。在上帝的慈愛為保證的安穩中,我們才可能在上帝面前坦承自己,讓煩擾的情緒浮現,這是清理內心負面情緒和處理罪惡過犯的機會,經歷上帝的赦免、饒恕與安慰。然後默想聖經,讓上帝向我們說話,使清理乾淨的心靈空間再次被活潑的真理所佔據。最後為當天要處理的事情陳明在上帝面前,尋求引導,在仰望等候中聆聽上帝微小的聲音,給予我們方向與定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