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更好天使宣言

一,背景

今年八月,美國社會就總統大選的情緒正不斷高漲,人們討論開始熾熱,也開始有很多言詞攻訐。這幾年的美國政治言論和鬥爭似乎有嚴重腐化的傾向,兩黨支持者面對對方時,愈來愈沒興趣溝通,倒是專愛挖對方的痛腳,敵意甚濃。在未來一、兩個月,這情況應該會愈發嚴重。 讓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政治敵對的嚴重程度。近日我在某美國教會裡參加了一個讀書組,那書作者是兩位牧師,他們十分慨嘆教會裡信徒因為政治立場而分化,尤其是因為信徒把信仰和某些政治立場劃上等號,於是他們面對政見不同的教友時,分化的態度猶如面對異端或教外人。作者提出兩個很易明白的事件:某牧師在講道裡提到,美國有很多窮人無法支付醫療保險。他的意圖只是說出一個事實,讓會友察覺這社會問題,但他立刻遭受一群會友批評他支持民主黨。(熟悉美國國情的朋友會知道,在先進國家中,美國的醫療制度有很多問題。奧巴馬這幾年推出的醫療改革,希望可以令更多窮人受惠,卻遭受共和黨強烈反對,甚至有人要控告那是違憲的。堪作類比的本土教會處境可會是:有人提出某些同性戀者被歧視,立刻被一些信徒批評他支持同志運動,視他為信仰倒退的人。)另一事件是,某教友想在教會裡派政治傳單,希望其他信徒知道哪幾個參議院候選人會支持某些合乎基督教價值的立場,但牧師發現傳單裡推介的候選人全都是共和黨的,而明明有一位民主黨候選人也支持那些立場,牧師於是問那會友,會友答道:那候選人的經濟政策不夠保守。兩位作者對這些現象深感關注,所以寫了這書出來,希望教會裡更多會友察覺到教會不應該被政治立場分化。他們認為,美國政治生態在這幾年變得很壞,敵意太強,失去了理性思考和對話,引致教會裡出現嚴重分化。(留意,該兩位牧師所屬教會是聯合衛理宗,這宗派已經沒有所謂福音派右派那麼強烈地把共和黨視作教會的神聖同盟,但他們仍覺得分化太嚴重,讀者可想像在福音派教會裡這會更加嚴重。)


二,更好天使宣言

在這瀰漫著敵意的美國政治風雲裡,基督宗教裡各派系在八月發表了一份聲明,期望為這鬱悶的氣氛帶來新氣。那聲明十分特別,聯署者來自美國極保守和極開放的教會和組織,組織包括常被視為右派表表者的家庭研究議會,以及因接納同志牧師和同志婚姻而惹來大分裂的聖公會。(熟悉美國國情的朋友會知道這些人代表了很不同的政治立場,在傳媒描繪下,是水火不容、老死不相往來的。)該聲明源自這些組織領導人在六月的一個會議,他們有感於政治敵對太強,所以要聯署發表聲明,呼籲各界不要把情況弄得太腐爛太惡毒,並且表示自己願意以身作則,在參與不同課題的爭論時,會表現得文明和大方得體。稱之為「更好天使」,是因為這句話是林肯在南北嚴峻對峙時在美國總統就職典禮裡說的(參考),以古鑑今,饒有意思。 以下,讓我把該聲明翻譯為中文:

「更好天使」宣言(Better Angels Statement)

一,作為國民的宗教領袖,我們願意建立文明的榜樣,在我們個別的影響範圍裡,努力達到以下目標: 1.以身作則,面對與我們立場相異的人時,仍發表文明的言論,並且尊重對方。 2.我們在領導討論發展時,當遇到與我們意見不合的人,我們一方面會禮貌地和帶有尊重地與別人持不同意見,另一方面卻避免自己堅持的信念、價值和原則受到妥協。 3.我們在領導討論發展時,拒絕使用陳腔濫調、把對方標籤、或把別人放進我們早已設定的框架內。 4.我們在領導討論發展時,會確保我們各人深信的立場可以在過程中得以公開,有機會被別人了解和尊重。 二,我們同意以下的「復和承諾」: 我們是不同基督教傳統裡的宗教領袖,在一些重要的宗教和政治觀點上,我們持有不同的──有時更是相反的──意見。雖然我們在一些課題上沒有共識,我們卻關心美國政治裡的極端對立正帶來破壞。我們確認某些事情上的分歧並不應該令我們在所有事情上走向極端。我們相信,在我們出現分歧的地方,我們仍要表現出對對方的關懷和尊重。我們相信我們被召要復和,推動關係修複。我們將會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在我們分歧之處尋求諒解和尊重,並且找出一些我們可以互相尊重和共同合作的範圍。 三,我們同意要展開多項工作,影響教友、傳媒和整個社會,邁向文明。 四,我們同意為對方祈禱,也為不同政見的領袖祈禱。 聯署者名單[從略。這名單反映出聯署者來自美國很多不同背景的基督宗教領袖,並不是一小撮立場相近的人在自說自話。有興趣朋友請在這裡觀看。]


三,給香港教會的反省

這聲明是美國基督宗教的事,對香港教會可以帶來一些反省嗎?我認為可以。要說明這點,可能要花很多篇幅,在下文,我只能簡略地描述一些現況和相關觀察。若有讀者不同意,他們可要自行查證,並把我的建議當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一些現況觀察 香港近年的政治生態愈來愈來瀰漫敵對氣氛,人們漸失卻理性對話。這現象在教內同樣有出現(我甚至認為,教內有一小撮人愛批評別人不夠理性,但其實他們也好不到哪裡去)。在所謂有公信力的教內平台裡,意見愈來愈清一色,原因(應該)不是編輯偏袒,而是通常是年輕一代的信徒(或心態上與年輕一代接近的信徒)已經放棄在那裡與其他立場的人對話。這現象的原因並不似是他們一開始就拒絕對話,而是觀察過那些前輩爭執後、或自己經過幾次嘗試後,發現是完全沒有果效,所以放棄。這樣說,無意暗示年輕一代的信徒一定對,事實可能相反,但無可否認的是,感到自己無法在那裡進行有效溝通的,往往是年輕的一代,他們常常感到無法與教內擁有權力的人對話,只能流落邊緣。 姑勿論成因,現在教內平台愈來愈像一個老餅俱樂部,或某類立場人士的小王國,他們的議程和關注點比較相近,他們在某些話題上(例如同性戀)對異議者有很強烈的抗拒,批評文筆狠辣,用語強硬,並且要求對方特別有禮貌,要滿足過份的舉證責任;但在別的話題上(例如教會應否參與小圈子選舉等),他們卻又認為可以接受分歧,聲稱各人有自己的領受,以禮相待,幾乎是呵護備至地溫柔地請教對方分歧的原由。兩個態度判若兩人。我曾經用《動物農莊》裡的一句話來形容這奇怪現象:「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動物更加平等。」面對不是更加平等的動物,更加平等的動物會認為他們完全沒責任表現出基本尊重和禮貌,因對方已是異類。如上,「我雖然不贊成你,但會拼命維護你的發言權」的文明理性精神早已失落。

2.領袖有何榜樣? 出現了這些現況,教會裡的領袖做過甚麼呢?好像甚麼都沒有,甚至是有點火上加油。在很多社會事件裡,他們絕大部份都沒有發言,任由別人爭論,而當他們中間某幾個人想發言時,他們的目標只是要擊倒對方,或維護自己持守某立場的權利,卻絕少表現得要尊重對方,更遑論活現出更好天使宣言裡那崇高的理想:「確保……各人深信的立場可以在過程中得以公開,有機會被別人了解和尊重」。有些「領袖」手段更高明,他們會以「不回應」來「回應」,節省時間之餘,也疑似要用高高在上的形像來給對方一個打擊,令旁人以為那對方真的不配受到尊重──即使理性對話並沒有進行過,誰對誰錯還未分出來,這姿態早就說明了一切。若有讀者沒為意,我想邀請您做一個簡單的習作:請在那所謂有公信力的教內平台的網站資料庫裡,查看有關教會應該與建制保持甚麼關係的正反討論。您是不會找到的,即使間中有人討論,涉事的大牧師或教會領袖是從來沒有公開回應過別人批評的。 又可想想所謂「霸道」和「禁制」,這是教人十分納悶的講法。打從六、七年前明光社陣營興起至今,教會內均十分流行一種講法:「這是我的意見,你有甚麼權禁止我持有這個意見?你為甚麼那麼霸道?」這彷彿成為教內潮語。讀者若有留意教內新聞,應該會察覺到,在近月的方舟爭議和牧師參選討論裡,均有人重覆提出這類觀點,意圖是打退批評者,並沒興趣正式回應批評的內容。我希望昔日看不出這類言論有錯謬的朋友,會因為他們現在不滿方舟佈道或擔憂牧師參選而有所醒覺。要明白這錯誤,首先有一點必須認清:批評者主要是權力階層裡位置較低的,甚至,他們除了發表言論外,並沒有任何機構或堂會資源可以用來構成任何實質抗衡。察覺這事實後,我們可以明白,其實批評者並沒有權力禁制別人發言,即使批評者認為對方理虧,當對方理虧下仍然堅持,他們是無可奈何的;而且,如果受批評者原來真的理虧,他們若是理性的,不再堅持自己立場才是合理。那麼,把問題說成批評者想禁制或很霸道,是徹底地扭曲整個溝通處境,除了迴避不正面回答外,還扮可憐地令旁人對批評者有負面印象。當被批評者是有權勢的人,當他們不理睬批評後仍然可以依然固我,批評者對他們無法造成任何損害,我們便不難發現,他們說:「這是我的意見,你有甚麼權禁止我持有這個意見?你為甚麼那麼霸道?」,只不過是找個方便和不光采的手段來打發掉批評者。 教會「領袖」除了不肯解釋和對話,除了把別人批評說成「霸道」和「禁制」,還有一方面令人失望的,那就是沒有挺身而出,排解爭議。或許有人會說,您怎知道他們沒有在暗地裡靠自己的人事關係排解了一些爭議呢?我誠然不知道,然而,看看近年那些曝光了的教友被性犯侵、神學院教授聲稱被逼辭職等等事件,似乎真是沒有甚麼人去理會那些事。並且,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不是在期望任何性質的排解爭議,而是期望一種公開和理性的排解爭議。倘若我和你有公開爭議,爭持不下,某甲相約我們二人出來「飲茶」,擺和頭酒,期望我們二人在公開場合突然收聲不再談,令旁人以為十分和諧,即使甲是善意的,並且計劃成功了,這給大家一個怎樣的信息?難道道理上的爭議最後是不用理會的,不用尋求更多共識的,最緊要是大家收聲?暗地裡擺和頭酒的做法只是社團權力鬥爭的處理手法,而不是文明理性和向信眾交代的手法。 在這三方面,我恐怕今天香港教會裡的領袖,跟「更好天使宣言」裡的理念和精神,相差還有一段很大的距離,需要努力改善。 (補充:我認為「教會領袖」是很模糊的概念,不是任何人走出來想別人當他是領袖,都值得別人如此看待。香港教會的「領袖」沒有具代表性的議會,也沒有做任何廣泛諮詢,間中某幾個人走出來就要別人當他們是領袖,別人又竟然會肯跟隨。這整個現象反映了一個嚴重的結構性問題。)


四,近日香港教會裡反對國民教育的聯署和聲明

由於適值香港社會因為國民教育問題滿城風雨,多個基督教團體發表聲明,而其中一個聲明十分強調政府和市民之間失去了互信,關係撕裂,需要修整,論調跟「更好天使宣言」相近,在文章結束前,我要談一談「更好天使宣言」對近日處境的啟迪。 首先,教內至少有四個團體在發起聯署或發表聲明,這會否反映教內不團結?雖說全港有廿多萬人經常參與基督教教會,但觀乎眾多基督教聲明,包括以往有關別的課題的聲明,來來去去有興趣藉教會對社會事務作出聲明表態的信徒恐怕只不過是一萬幾千人。(歷史中最鼎盛的聲明約有一萬人加一些團體。)假若多份聲明會給教外人一個不團結的形像,我們不妨想想背後的道德感召力尚餘多少?再者,「更好天使宣言」裡的聯署者立場迴異,尚且肯共同發表聲明,現在大家立場十分接近(反對國民教育,或至少對此十分憂慮),卻仍然無法共同發表聲明,是否有點令人惋惜? 其次,細看之下,幾份聯署聲明裡有一份的內容是十分空洞的,它只關注政府和市民之間有衝突,但卻迴避事件的根源──國民教育的內容失實和偏頗,違反了教育的精神,無法擺脫政治思想操控的嫌疑。該聲明對這根源完全沒有作出任何價值判斷。甚至,假如反對國民教育的行動略為再激烈一點,按其字面意思,這份聯署聲明隨時可以反過來批評那些反對國民教育的巿民。這令人納悶。在這個社會時刻和處境發表聲明,人們一般以為是因為他們也想反對國民教育,要促使政府撤回,但原來這份聲明並不關注箇中對錯,只關注關係被撕裂。這就正如一些人漠視小圈子選舉或議會制度本身如何被設計為十分不公平,卻半點忍受不到有人因為這些不公平而採取拉布或示威之類的「激進」行為。這是否有點過份著重表面和諧而不顧實質分歧的根源?這跟上文所說社團式處事手法有多大分別?這是否真正的追求文明理性?再者,若那麼重視關係修補,他們中間某些近日推許道成肉身走進人群的「教會學者」的人,可曾親身落場討論,在教內公眾輿論空間裡引導反對和支持國民教育的信徒進行理性對話?假如他們之間也在這方面有意見分歧(應該是有的,從其他聲明可見,那裡部份聯署者是鮮明地反對國民教育的,他們跟某些可能只關心關係撕裂而隨時會反過來怪罪學民思潮等民間組織的聯署者,應該需要溝通一下),他們又可曾考慮在公眾輿論空間裡對論,以身作則地展示可以如何文明地、互相尊重地對話?相比之下,「更好天使宣言」鮮明地強調宗教領袖承諾會親身活現文明對話,建立榜樣,藉此感召(至少)教內人不要在爭論裡變得惡毒或採取卑劣攻訐手段。(文章脫稿前夕,我剛收到消息,這份聲明裡某些聯署人現在表示不滿,因為他們加了名字上去後,發起人突然又加插了一段文字。這對聯署者並不尊重,也嚴重濫用了人們對他們的信任。這豈不是很諷刺麼?一份定調為慨嘆社會失卻互信但宗教卻提醒大家要修補關係的聲明,其聯署過程卻又會濫用信任,用行動損傷聯署者對他們的信任和關係。)


五,結語

香港教會的領袖不妨多參考「更好天使宣言」裡的精神和手法,也不妨花點功夫重建教內輿論空間。順道也祝願美國教會領袖這次真的會以身作則地秉持文明對話態度,並且成功對美國社會在大選期間產生正面的啟導作用,展現教會當有的建立和維繫社會的角色。

作者保留版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