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四十九、不吃眼前虧

人是有多面的,對不同人不同事會把不同的一面展露出來。我也不例外,有些人認爲我很硬,說話硬,傷人於無形,也有些人認爲我很軟,愛做事,助人不計較。 曾有人勸我不要太心軟,也有人提醒我不要太吃虧。幫人也要看看是誰,看看甚麼事,否則會自己受損,甚至別人受害,因為會好心做壞事。 說實話,有時候也會感覺別人沒有為我著想,只想用我,但沒有顧我。這也不能怪別人,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知我能力所限,又或生活所需,也不會知道我當時的處境,我現有的壓力。無論如何,人不應以小人之心去想別人,人要為自己的決定而負責。 人只是人,不是每個決定都可以天衣無縫,周全無誤。有時應允了的事會使自己很吃力,不但勞力也勞心。完事之後,自己會提醒自己下不為例,但往往過不多久,又會應允一些不容易的事。

有誰會想過勞,有誰會喜歡壓力,但自己常想起保羅的一句話,“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馬書十三章8節),又想起保羅另一句話,“為甚麼不情願受欺呢,為什麼不情願吃虧呢?” (哥林多前書六章7節)。自己發現人與人之間,不應該蠻不講理,但也不是只講道理。有些人凡事要合情合理,甚麼都要計算得清清楚楚,講得明明白白,要講理由,要談回報。 自己想起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提及仇敵時,祂的教導是“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馬太福音五章39-41節),真是匪夷所思,自己起初不能接受,也不明白。但主在稍後的經文中說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麼?你們若單請你們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麽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麽?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馬太福音七章44-48節)。自己頓有所悟,天父愛我們豈不是吃虧,主耶穌到世上豈不是無理?

對仇敵尚且如此,何況對朋友,對信徒,更應如此。自從明白之後,自己多了一個為人之道,便是要多走一里路。人請我做的事,幫的忙,自己會嘗試多走一里路,做別人需要但沒有要求的事,這不是因為人的要求而是由於我的甘心。 當然人有人性,我也會有發牢騷的時候,甚至也會有抱怨的時刻,但每當我想起神對我的愛,主為我的犧牲,自己便會常以為虧欠,繼續多走一里路,甘願吃虧。自己不是沒有底線,我只是有所看見。看見了神的愛,主的心,我应當感恩,我理當效法。 不錯,愛心是要在知識和見識上多而又多,才可以分辨是非,誠實無過(腓立比書一章9-10節)。我不是“盲”愛,我是“明”愛,是明知吃虧也願意去愛,是明知沒有回報也甘心付出。這不是因爲我要比別人強,而是這本是應該的,因為愛本身就是一種吃虧,一種付出。 我是一位父親,我是一位丈夫,對兒女,對太太,不是不講理,但理中有愛,理中有情,會以對方的好處為先,會從對方的立場出發,不是應不應該,而是願不願意,因為這就是愛。愛不是盲目,是明目,是明知吃虧但仍甘心。計較容易吃虧難,這是常理,但愛是超乎常理。《腓立比書》二章6-8節中提及主的一生便是超乎常理,祂本是神,反倒虛己,成為奴僕,死在十架。這豈不是超乎常理,這豈不是大大吃虧嗎?但是,主卻存心順服,以至於死。最後神使祂升高,衪使神得榮耀(9-11節)。

“不吃眼前虧”是“常”理,為愛而吃虧是“神”理。我們要由平常的人到合神的人,要由屬地的人到屬天的人,行事為人便應合神效主,甘願為神而受苦,甘願愛人而吃虧。因愛而吃的虧,不單神喜悅,人也會受益,不是勉強,乃是甘心。


禱告

求神幫助我們明白天父的心腸,看見耶穌的榜樣,心中充滿愛,以至有能力去多走一里路。不求回報,只求祝福,不計較,不比較,不埋怨,不勉強。由愛出發,為人著想,效法主的捨己,跟隨主的腳蹤。持定心志,能吃虧,肯吃苦。 求神在我們走不下去,愛不下去的時候,施恩加力。用主的愛激勵,以神的話提醒。信徒之間又能互助互勉,激發愛心,勉勵行善,有勇氣有能力為神為人而吃虧。 奉那為我們甘心吃虧,付上生命的主耶穌基督之名而求,阿門。


反思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句話害了不少人,以致人世間的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帶來了無數的傷害,引起了無數的紛爭。有人說基督徒是不正常的,這句話可圈可點,基督徒是不正常的,因為有了重生的生命,人生觀,價值觀都改變了。有了神,有了永生,有了盼望,有了使命,處事為人也不同了。 有人或許會認為甘心吃虧是不智之舉,是危險的事。十字架的道理是世人不能明白甚至不能接受的,因為我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十一章30節),但我們卻是世界所需要的人。因此,作為主的門徒,作為神的使者,便要活出信仰,活出生命。這不是一般吃虧的人生,而是一種超乎常理的吃虧人生,最終能幫助人,能榮耀神。為愛而甘於吃虧是明智之舉,因為這正是主的榜樣,神的心意。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 《羅馬書》十三章8節 「為甚麼不情願受欺呢,為什麼不情願吃虧呢?」 《哥林多前書》六章7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