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可悲的人,可敬的恩

引言

在27章中,我們提及雅各與以掃,一個沒有敬畏神的心,一個沒有敬重神的恩,以致二人均要承受其果,以掃失去了長子的名分,雅各告別了所愛的母親。雅各的輕率與以掃的輕看,都帶來了嚴重的後果。一個得了長子的名分,失去了一個家;一個失了長子的名分,只為了一碗湯。這是可惜,這是得不償失。 有人說,人生的路是一條選擇的路,意思是人的一生,都在做不同的選擇,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人的未來,有遠有近,有好有壞。曾有神學生問我如何過我的人生,我以「謹慎選擇」四字回應,因為人選擇的對錯,便會決定人生的好壞優劣。 雅各與以掃都做了錯誤的選擇,繼而帶來了可悲的結局。雅各錯了,帶來了可悲的果,但神對雅各,仍有可敬的恩。


(一)可悲的人

當利百加知道大兒子以掃對雅各動了殺機,為母的愛子心切,更不願看見兄弟相殘,馬上要雅各「逃」往她哥哥拉班那裡(二十七章43節),盼望時候久了,以掃的氣消了,他便可以回來。 為了雅各可以順利離家,利百加找了一個理由。在二十六章34-35節中,提及以掃娶了赫人的兩位女子為妻,他們常使以撒與利百加心裡愁煩。利百加將計就計,以此為由,便對以撒提出不要雅各如同以掃一般娶赫人的女子為妻。 以撒聽後,便正如利百加所計劃的,叫了雅各來,吩咐他到巴旦亞蘭外祖比土利的家,要他在母舅拉班的女兒中娶一女為妻。於是以撒便把發雅各離家走了。 雅各得了長子的名分,也領了長子的祝福,但卻不能留在長子的家中。這一去,誰都沒想到便是20年之久。在《創世記》中沒有記載雅各與利百加日後之重逢,很可能利百加在雅各離家20年中便已離世。她為兒子奪得了長子的名分與祝福,但同時失去了他所愛的兒子。她愛子心切,當雅各提及欺哄父親會招咒詛,利百加居然願意招的咒詛歸到她身上(二十七章12-13節)。最後,她與雅各都各有所失,這是悲。 雅各出了別是巴,向哈蘭走去,到了一個地方,在那裡作了一個「天梯夢」。當時的雅各,可以說是前路茫茫,他不是不知前路,它乃是不知歸家路。這次離家,與父母一別,不知何日可以重逢。回想昔日,哥哥以掃打獵回來,他以一碗紅豆湯,換了長子的名分,心中難免有一種成功感。到父親年老時,又得到母親的幫助,巧妙地得到了父親的祝福,真是無往而不利。 雅各對父親以撒的祝福言猶在耳:「願神賜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並許多五穀新酒。願多民侍奉你,多國跪拜你。願你作為弟兄的主,你母親的兒子向你跪拜。凡咒詛你的,願他受咒詛,為你祝福的,願他蒙福」(二十七章28-29節)。回想起來,都會有點沾沾自喜,但是如今隻身一人,離家遠去,說是為了娶賢妻,實是為了避殺機。路上一人,連住宿的地方也沒有,拾起一塊石頭當枕頭便睡了。「長子的名分」與「父親的祝福」,想前想後,是樂極生悲,還是咎由自取。心中的凌亂,徬徨,實在難以言喻。面前所發生的,是一個很大的諷刺,一個有長子名分,得長子祝福的,不能留在自己的家,更要離家遠去,更不知歸家之日,這是悲。 雅各之所以有今天,皆因昨天之所作所為。用手段奪名分,以欺哄得祝福,「人在做,神在看」。騙得了人,瞞不了神。人知道後不會不了了之,神更不會。是愛她的母親為他獻計得祝福,也是他的母親要他離家避殺機。無論是雅各或是利百加,到了此時此地,聖經沒有記載他們有沒有悔意,但明顯,他們都在承受後果。利百加不能不要雅各走,雅各也不能不走。無奈是出於無知,無知人所作的都在神的眼中,無知人所作的都有其果。 今天回顧各人的一生,又或看看別人,都難免會有一些悔不當初的事。今天來自昨天,昨天引至今天。已經發生的事不能改變,但仍未發生的事可以避免。悔不當初於事無補,但既然悔不當初,便不要重滔覆轍,一錯再錯。 人生最寶貴的老師便是人的過去,人要從自己的過去或別人的過去中吸取教訓,以致可以趨吉避凶,得福免禍。有句話如此說,「被一塊石頭絆倒不是羞恥,被同一塊石頭絆倒才是。」 要不至羞恥,要不再後悔,人要學習「反思」與「觀察」。人生匆匆,光陰似箭,人往往在匆忙之中,會錯過寶貴的教訓。人要反思,反思不是留戀,也不是作夢。反思不是為過去,乃是為將來。建議人在忙碌的人生中,懂得靜下來回顧過去,作一點檢討,有一點反思,好的要持守,壞的要摒棄。不單作出辨別,什麼是要持守的,什麼是要摒棄的,更要進一步想想如何持守,如何拼棄,又或更進一步想想如何更好的持守,如何更好的摒棄。由反思至行動,由過去到未來,由回顧到前瞻。 除了在自己的過去有學習,也可以從別人的過去有領悟。觀察身邊的人,心中也會分辨優劣好壞,好的要效法,壞的要警惕。取人之長,避人之短,使自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觀察與吸收的人,會成為別人的榜樣而非鑒戒。 雅各的離家出走,並非事出無因。無奈歷史不能重寫,事實不能改變,他只有承受後果,一生帶著這段歷史,帶著這份遺憾。已寫的歷史,已有的遺憾,不能改變,但若能悔而改之,同樣的遺憾不會再有,相同的悔意不會再現,這也可說是不幸中之大幸。人不用一錯再錯,人反應及早回頭,讓可悲的歷史可以停止,可喜的歷史可以開始。人要反思,人要觀察,從中悟出道理,從此定出行動,有改變才有改進,自己能得福,別人可得益。人生之成敗在於人的選擇,慎而選之可免後患,反得祝福。


(二)可敬的恩

當有人問,「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誰強誰弱?」 答案是二者皆美事,正如《羅馬書》十二章15節中說,「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能為別人的成功而高興,能為別人的需要而供應,兩者都不容易。事實上常是別人成功可招妒忌,別人需要不一定會幫忙。人若不是因別人成功而眼紅,便會因別人需要而退縮。人有我無時我不想知,人無我有時我不會幫,這是人之常情,但不是人該有之常理。 有一句話「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但在《腓立比書》二章4節中卻說,「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在《加拉太書》六章2節中又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基督的律法是全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加拉太書》五章14節)。愛的本身是不合理的,不是「因為」而是「所以」。以愛為本的人,願意錦上添花,雪中送炭,不是「因為"可以得到什麼好處,而是為了愛的緣故,「所以」便作該作的事。 雅各咎由自取,與人無尤,只好認命。神看在眼中,大可袖手旁觀,置身度外,但神並沒有,在雅各最孤單無助的時候,神在夢中向他顯現,給他應許,對他承諾。細讀一下神對雅各應許的內容,「我是耶和華你祖亞伯拉罕的神,也是以撒的神,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你的後裔必像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必向東西南北開展。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二十八章13-15節)。13與14節的應許,重復了神對亞伯拉罕應許的內容。這正是雅各所看重的,雅各要得神的祝福,看重神的應許,都沒有錯,錯的是所用的方法。神對雅各的應許正是他心所想的,他有長子的名分,他也得了長子的祝福,但卻離了長子的家,這名分,這祝福,便如同虛名,如同浮雲,不盡不實。但神在夢中向他重申他對亞伯拉罕的應許,讓他知道神在他出生之時的承諾不會因人的軟弱而落空。人要付人該付的代價,神會兌現他對人的承諾。神的信實不會因人的失敗而改變,人有人的軟弱,但神仍有神的恩典。 重申應許之後,神更承諾祂必領他歸回,也總不離棄他。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承諾,雅各當時被迫離家,遠走他方,心中明白皆因欺哄父親,激怒兄長,不能怨人,只能怪己。噩夢終於開始了,但神卻給了他一個美夢。應許仍在,承諾也有,在無容人之地,在無棲身之所時,神應許與他同在,日後更會令他歸家,這是盼望,也是恩典。 犯罪的人受罰是應該的,犯罪的人蒙恩卻是難得的。神大可置雅各於不顧,讓他自生自滅,自食其果。但神並沒有如此,神在雅各孤單無助之時,主動向他顯現,對他應許,給他承諾。這如同沙漠中的甘泉,黑夜中的明光,對雅各而言相當寶貴,極為重要。 神便是如此的一位神,既公義又慈愛。對有罪的人嚴厲,對有錯的人有恩。神不是在人可愛的時候,而是在人還是罪人,還是神的仇敵的時候,便差遣耶穌來為人而死(《羅馬書》五章8,10節)。這是恩,這是可敬的恩。 在人生中,總會遇見一些冥頑不靈,死不悔改,自以為是,目空一切的人。人的自然反應往往是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又或更甚的是隔岸觀火,明哲保身。神主動關心雅各,不是因為雅各沒有錯,而是因為神有恩。作為神的兒女,既有神的形象,便應有神的性情,要作有恩的人。人不要多管閒事,但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絕不是閒事,而是要事。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中指出義人便是那些見人餓而供食,見人渴而給水,探望有病,甚至在監中的人。祂更提醒我們,如此作便如同作在祂的身上。愛是神的本性,恩是神的表現。 「人有我無時我不想知,人無我有時我不會幫」,是人之常情,但不是愛之常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候會有不同的需要,人在一方面或許可以,但在另一方面會有需要。人與人之間,應該守望相助,互助互愛。今天你幫的人,或許過去不曾幫你,甚至日後亦不會幫你,但曾施恩於你的人,你亦可能不曾幫對方,日後也可能不會幫對方。人與人之間不要以「因為」為助人之出發點,應以「所以」為先,以人的需要為前提。別人若有需要,自己若有能力,便應樂而為之,助人如助己。 信徒回想自己昔日蒙神恩時,實在不配,神的恩典便是如此奇妙,不是因為什麼,而是因愛而施恩。這種無私的愛,無偽的恩是可敬的。試想想過去神在自己生命中所施的恩,反省一下自己又有否對有需要的人,能幫助的人伸出援手,盡一己之力,解別人的困。人喜歡得恩,但人也要樂於施恩,不計較,能主動,盡己力,助別人,這會使世界更美,人生更好。


結語

雅各夢醒後,體會是神向他顯現,他稱那地為神的殿,天的門,把該地方起名為伯特利,即神的殿的意思,以作記念。不單如此,他更承諾再回父家,必以耶和華為他的神,更要在該地建神的殿,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獻與神。當然,雅各並非當時不以耶和華為他的神,否則也不會如此不顧一切地要得耶和華神的祝福,他的意思乃是要更確定,更真實地以神為神。建殿也不是說日後之聖殿,正如在17節中,他說這是神的殿,乃指神所在的地方。雅各不會忘記神的恩典,立石為記,更有感恩的祭,願獻十份之一。 雅各孤孤單單地離開父家,也不知歸期之日,在伯特利,一位可悲的人得到了神可敬的恩,不是他配而是神能,神能對可悲的人施可敬的恩。人不要悲便要多反思多觀察,不要重滔覆轍,要以前車為鑒。人要有恩,也要施恩,不要視而不見,聞而不做,要跟主的腳蹤而行,有憐憫的心,有主動的行。如此,人生便可以少悲而多恩,更美又更好。神與人都喜悅如此,不悲而有恩,可喜又可敬。人要如此,便要擇善棄惡,作出人生該有的選擇,以致可以活出人該活出的人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