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的際遇

引言

約瑟的一生到了《創世記》四十章可以說是禍不單行,但也可以說是絕處逢生。一方面他被兄長賣至埃及,實屬不幸,在埃及又被主母誣告,以致下監受屈,這是禍不單行。另一方面,他被賣至法老的內臣波提乏家本已不幸,但神卻與他同在,使他百事順利(三十九章2節),以至被委以重任,管理主人一切家務。後來,他雖被主母誣告而下監,但又因神與他同在,他就在司獄眼前蒙恩,司獄把監內所有囚犯交在他手下。神又使他所作的事盡都順利(三十九章21-23節),這可說是絕處逢生。 約瑟無知地被賣,又無辜地受屈,在人看來可以說是禍不單行,但另一方面,因著神的同在,他又可以在絕處逢生。人有人的困境,神有神的恩典,人可以不義,神總有恩慈。約瑟有神的同在,不一定便不會被賣,不會受屈,但神的恩典夠他用。有一首詩歌名為「十架不會重過主恩典」,其中的意思正正便可用在約瑟的身上。正如保羅是主的使徒,他對主忠心,愛神愛人,但他仍受了不少的苦(參哥林多後書十一章23-33節)。他也如約瑟一般,神與他同在,神對他施恩,以至他說 「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9節)。 約瑟不單有美好的生命,他更有重大的使命,他要把埃及全國從飢荒中解救出來,他又要為全家從困境中開出一條出路,這對一個國,對一個家來說都是大事。一個普通的家中成員,能成大事皆因神的同在,神的恩典。回顧人的過去,回想人的一生,人要看見神的恩典,也要看見神的心意。神對人有恩典,神給人有使命。人要做的便是在神的面前守命而活,在人一生中聽命而行,生命要活得對,使命要做得好。 約瑟的一生可以分為兩部份,被賣離家可以說是「夢」的人生,他因夢被賣至埃及,也因夢管理埃及。其中清楚看見了神的恩。得位後再遇家人時可以說是「淚」的人生,多次的哭深深表達了他的情。三十七章是他「夢」的人生的開始,把他帶至埃及,下到監里。由四十章開始,是他「夢」的人生轉機的開始,把他由階下囚提升至一國之主管。神的作為實在奇妙,往往是超出人之所想所求。


(一)人的一生、神的心意---回顧

約瑟的一生相當傳奇,由家中被寵愛的兒子到階下囚,後來又由階下囚一躍而為一國之主管。在三十七章至四十章中出現了不少關鍵的人物:米甸的以實瑪利人,法老的內臣波提乏,約瑟的主母,司獄,埃及王的酒政與膪長。若米甸的以實瑪利人沒有遇見約瑟的兄長,便不會被賣至埃及;若沒有被賣至埃及,便不會在波提乏家中;若不在波提乏家中,便不會被主母誣告而下監;若不下監,便不會被司獄委以重任,也不會遇見法老王的酒政和膳長,以致可以為二人解夢,最後在兩年後有機會為法老解夢,並一躍而為法老之重臣。 一件一件的事有它發生的可能性,但也有它不發生的可能性。其中有人為的,也有神定的,有人的不義,也有神的恩典,有人的敬畏,也有神的重用。重要的是人不要以為人的際遇只是一連串無意義的事件,其中有人的責任,也有神的心意。 曾有一本書名為《活你該活的人生》Living the Life You Were Meant to Live,其中提及人要看見神在人生中的作為,神給的機會,神施的恩典,特別是在人生中的轉折點。當人回顧過去時,可以找出不少的轉折點,有些轉折點是引向人生之低谷,也有些轉折點是帶出人生之高峰。人若細想一下,要看出的不單是高低之別,更重要的是人的責任與神的心意。 低不一定不好,高也不一定好,重要的是為何高為何低,從中不單要看見人的責任,也要明白神的心意,甚至神的使命。約瑟「夢」的人生的前部分,看似不順,但神的手卻一直在掌管,慢慢引至「夢」的人生的後部分。人一生的環境可以不順,但人對神不能不順,人對人可以失信無情,但人對神要堅信不疑。約瑟的持守帶來了神的同在,也引出了神的使命。人不單重用約瑟,無論在波提乏家或在監獄中,最後更在法老前。神也重用約瑟,不單解一國之困,也救一家之危。 回顧是人生中不可少的一件事,不少人一天過一天,一年復一年,總不思考今天的我與昨天的我有何關係,目前的人生又與神的心意如何相連,是因還是果。回顧是為了前瞻,人不能改變過去但人回顧過去,為的便是可以有更好的未來。從約瑟之際遇中可見環境可以不順,甚至不受控,但人仍要順從神,控制己。環境不受控,心境要受控,際遇縱有不順,人仍要順神而活,這是約瑟「夢」的人生中之提醒。 人要回顧至今之際遇,對的要持守,錯的要放手。不要冥頑不靈,不懂擇善棄惡。曾有一次在一個訓練中,老師要我們寫下我們過去人生中重大的事件,再反思一下事件之由來與結果,從而寫出神在這事上顯明的心意,自己在這事上的責任,明白甚麼該持守,甚麼該放手。這次的習作使自己有很大的體會,也因這一次的回顧反思,影響了我日後學習的態度,使我變得更認真,更謹慎。人在反思中要明白神有神的心意,人有人的責任,人的際遇不是無意義的,而是有神的心意在其中,人要順意而行,不要逆意而活。


(二)人的際遇、神的定意---珍惜

《傳道書》九章11節中說 「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經文的內容說出人生之無常,結局之無定,最後指出成敗得失,在於機會。「機會」在新譯本中譯作時機和際遇,英文譯本也有這兩個意思。時機人要把握,際遇人難掌握。人生中便是如此,有些事人要盡力珍惜,才會有理想的結果,有些事人只能接受現實,不是否認埋怨,而是積極面對,因為否認埋怨都不能改變事實,但積極面對卻可以改變結果。 四十章中記載了兩個人的際遇,一是王的酒政,一是王的膪長。酒政膳長都是王親信的人,因為他們負責王的飲食。經文沒有交代二人如何得罪王,以至下在監中。到了最後,又是為了何事一人官復原職,一人斷頭而亡。伴君如伴虎,是福是禍,是生是死,二人都無法掌握。 二人在獄中有一些日子,某夜二人各作一夢,各夢都有它的意思,但二人卻不知道。當約瑟見二人面帶愁容,便問明所以,二人說有夢而不明其意。人一生中都會有夢,有些能記,有些不能記。有些夢是由於日有所思而夜有所夢,有些是神托夢要人知道一些事。在這裡先不說如何辨別夢的源頭或如何解夢,二人的夢都是來自神,也是可解的。約瑟知道來自神的夢神必能解,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因此他願意為他們解夢。 二人的夢有相似之地方,也有不同之處。共通的是「三」,三枝枝子,三筐百餅和三天。內容不同的是枝子發芽開花,其上之葡萄也成熟了,而框里的食物卻被飛鳥吃了。約瑟把夢的意思,告訴二人,最後二人也真的如約瑟所說的,一被官復原職,一被斷頭而亡。二人同為王之親信,但二人之際遇各有不同。人生便是如此,很多事不是人能改變,也不是人能掌控的。 《希伯來書》九章27節中指出,「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是定命,人不能更改。有人一生日子不多,也有人一身年高壽長,但不論長短,人都要面對死亡,這是定命。正如前文所說,人有的時候要珍惜,以致人失去的時候不會嘆息。「珍惜眼前人」 往往是在天災人禍之後提及最多的一句話,意思是要趁人在的時候好好珍惜,不要在人亡之後想珍惜而為時已晚。「子欲養時親不在,樹欲靜時風不息」不正是這意思嗎? 這不是宿命論,人仍要為所定的負責。無論生命之長短,際遇之好壞,人應珍惜而活,人應積極面對。人不能決定自己生命之長短,甚至不能掌握人生之際遇,但人可以在所定之年日中好好珍惜,在所遇的際遇中好好面對。 故此,如第一點中指出人要回顧過去的際遇明白神的心意,人也要珍惜目前不同的際遇,在神的定意中活出該活的人生,得到該得的結果。記得在大學第一年上化學課時,教授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方程式,然後告訴我們由今天開始大家可以問他如何用這方程式,但他不可以告訴我們為何有這方程式。人不可以知道生命之長短,但人卻要決定生命的好壞。 在這二人的身上可見人生際遇有所不同,甚至不一定可以明其原因,但人有責任決定其結果。人生雖短而珍惜比人生漫長而荒廢更強更好更美,正如林肯總統所說 「生命如文章,不在乎長短,乃在乎內容。」 神定意人生命之長短,際遇之好壞,人不知道,但神要人珍惜生命,積極而活卻是知道的。人生中人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要珍惜以免嘆息,才會無憾,要積極而不放棄,才有轉機。「居安要思危」,人會「未雨而籌謀」,在擁有的時候要想到失去的一天,人便會珍惜眼前人,積極過人生。 每一件事都不是一定的,因此有一句話說,「昨天是歷史,明天是個謎,今天是恩典」。昨天已成歷史,不能回頭,也不能改變。明天會否來到,無人可知。今天有的是恩典,便該珍惜,以至當今天成了昨天時,只有感恩,明天或許不現,也不會後悔沒有珍惜昨天。 四十章中二人之際遇有相同也有不同,人不能掌握際遇,但人必須對自己負責,要珍惜要爭取,以致一生不枉過。人要回顧過去,珍惜目前,不單如此,人也要準備將來。


(三)人的爭取、神的原意---使命

到了四十章的約瑟,經歷了被賣而離家,被誣告而入獄,他不明白所以但如上文所說他卻積極面對,珍惜時機,能服侍便好好服侍,不管在波提乏家中或在監中。不單如此,神的同在也是明顯的。被主母引誘而不犯罪,因為他表示不能得罪神(三十九章9節),甚至他的主人波提乏也看見耶和華與他同在(三十九章3節)。到了四十章,他告之酒政與膳長解夢的是出於神,繼而為他們解夢,最後也目睹夢之兌現。 約瑟清楚神與他同在,但他的際遇卻並不順利。縱然如此,他沒有灰心,也沒有放棄,該做的事仍然去做,該爭取的仍然爭取。在他為二人解夢之後,他知道酒政要官復原職,他便求他在官復原職後記念他,在法老面前為他伸冤,讓他可以重獲自由。約瑟不知道神對他有更大的心意,有重大的使命要托付他。他只是盡他應盡的,爭取他該爭取的。 約瑟與酒政有所不同,約瑟見酒政膳長面帶愁容便出言慰問,並為他們解夢。但當酒政官復原職,卻把約瑟的請求拋諸腦後。一記念人,一忘記人。約瑟不知道酒政會如何,但他卻知道自己該如何。人不能為別人的行為負責,但人要為自己的將來盡責。 曾有牧者說過,摩西若不向海伸杖,紅海便不會分開(出埃及記十四章21節),祭司的腳若不踏入水中,約旦河的河水便不會止於亞當城(喬舒亞記三章15-16節)。人不能預知未來,神對人的心意,神給人的使命,往往也是隨著人的順服,因著人的盡責而漸漸顯露。 最近在聽道中聽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你若要在水面上行走,你便要先踏出船外」,這是有關彼得在水面上行走的事。人若不肯離開所在的船,如何在水面上走呢?人若不走出第一步,那有第二步?以前在神學院時,一位教授提醒我們,教會的事是做不完的,要做的事總會有的。事奉神就是把一件一件要做的事好好去做,做完一件,總有另一件,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約瑟當時仍不知道神給他的使命,他只是把握當時的機會,爭取他該有的。在第一點中,提及約瑟的一生是一連串的事形成的,其中若少了一件,也不會有最後的結局,這是神的心意。他在埃及時又珍惜一切的機會,做他該做的事,不做他不該做的事,以致他有機會為二人解夢。解夢之後,他又爭取出獄的機會,向酒政提出要求。雖然酒政忘了約瑟,但神不會忘記。在四十章中,兩年後,機會來了,約瑟不單重獲自由,更身負重任,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關心,他的解夢,他的請求都是關鍵的每一步。 跟從神便是如此,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也是一步一步地走出來。神的心意會愈走愈清楚,神的使命也會愈走愈明顯。在事奉中,會有不少不明白的時候,甚至感覺受屈的時候,但走過之後,回頭一看,全是恩。只要自己忍耐堅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一件一件事地做好,神的心意會顯明,神的使命會完成。


結語

人要回顧過去,珍惜目前,也要爭取將來,如何爭取,便是一步一步,不偏不倚地走下去。有一首詩歌寫得非常好,歌名為「恩典之路」,內容如下: 你是我的主,引我走正義路, 高山或低谷,都是你在保護, 萬人中唯獨,你愛我認識我 永遠不變的應許,這一生都是祝福, 一步又一步,這是恩典之路。 人生際遇各有不同但神的心意只有一個,便是遵行祂的心意,完成祂的使命,因為我們本屬於祂,為祂而活便該遵祂而行,為祂所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