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神話」解構下的教會生態(下)
崇拜成功
麥格夫(Alister McGrath)於《福音派與基督教的未來》第六章「福音派的陰暗面」,一針見血指出為「名人崇拜」(Evangelical Personality Cult)。崇拜成功是當前教會的主流論述,這是不爭的現實;「方舟事件」正好反映現今華人教會(本港、台灣、美加澳等地)對「成王敗寇」的追捧。 我們口說是順服真理,心底裡接受的是「成功神學」;凡能為神成就大事的,且在人眼前是成功的,不理其手段如何,我們自然地予以肯定。當福音派斥責靈恩群體追求「成功神學」,有時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我們當中不同樣盛行不同形式「好大喜功」的教會文化特色? 為何「成功」論述在我們當中重要過「忠信」?一些教牧同工會因表現未夠成功而被勸退,一些老字號機構沒有採用「誇大失實」的籌款活動而陷於經濟困境,甚多有份量而讀者根本不認識的好書埋藏在書倉裡。我們要搞所謂「成功聚會」、「成功課程」或成功堂會;為何我們甚少有「失敗」研討會?若搞了,也不一定有人來,因為害怕標籤為「敗者」! 有部分教牧一心只想建造堂會為「萬人教會」(千人堂會已是等閒之事),於是堂會使命是熱切領人歸主,務求會眾人數增多,就是神應許的成功了!華人教會崇拜成功,並把成功偶像化;於是有「名牧」在會上滔滔不絕講論是「我的……成功故事」、或是「我建立成功的堂會經歷」、或是「我經歷無數艱辛終於發現了方舟」。正因為我們骨子裡喜歡「成功故事」或「成功經歷」,我們要的是「名人」能推進福音事工果效;當黃毓民議員形像與行動難被接受,堂會或機構自然不敢找他再講信主見証了;司徒永富於基督教選委選舉成為票王,正說明了我們嚮往「成功論述」。 我們的信仰漸漸討厭「失敗」與「貧窮」,「苦難神學」已失掉了市場,這正是教會界現有的生態。當我們把「成功」偶像化了,任何否定「成功」或辯明是非的言論,竟有機構視之為「言語暴行」與「造謠抹黑」!筆者剛於德慧文化五周年聚會分享這首詩:
「我們不怕死 可是我們怕討論 我們的情緒非常熱烈 誰要是叫我們冷靜的想一想 我們就嘶他通他 我們就大聲地喊 滾XXX蛋 無恥的陰謀家 難道你們不知道 我們只有情緒 我們全靠情緒 決不能用理智 壓低我們的情緒 可是朋友們 我們這樣可不行啊 我們不怕死 我也不應該怕討論 要民主——我們就得討論 要戰鬥——我們也得討論 我們不怕死 我們也不怕討論」
這首詩不是網友塗鴉之作,乃是來自朱自清之《論雅俗共賞》(1948年),應用於教會內某些群體也挺合適! 崇拜成功的情意結使教內神學院、差會、機構與堂會等難以合作,不要高談所謂「合一」了!我們大多是「唯一派」(只看見本身事工拓展,看不見神國事工的進展),著意是本身成功,也不考慮或顧及其它群體的需要。本港成功的大型堂會與機構等,有責任幫助那些服侍窮人的堂會或機構;這方面筆者欣賞是宣道會北角堂、香港浸信教會、崇真會救恩堂、播道會同福堂等。
結論
「方舟神話」現象揭露現今華人教會是如此脆弱,任何有所企圖人士,無論是為利或為權,均能予取予攜,不受約制。當機構成了王國,毋須向外界交待其財務情況,也毋須有任何問責;堂會與信徒仍不理會地樂意奉獻支持,這現象說明了甚麼?捐獻者有知情權,當更多捐獻者要求機構提升透明度與問責性,方作捐獻;這類教育有助提升與改善現今存在若干機構之內的陋習。機構要面向教會與公眾,否則我們當中將不斷出現醜聞,所有基督教機構同樣在眾目睽睽之下,成為世人的笑柄! 「香港及各地華人教會深受『美國製造』的福音事工影響;倘若教會領袖只抄襲劣品,誤以為『成功福音』才是追求的品牌,無論堂會或機構的運作,均以市場為導向,於是市場可見的ABC(Attendance出席率;Buildings物業;Cash現金),就成為量度成功的指標了!這就是福音派的『丟人現眼』,我們自以為成功,其實,我們已出賣了信仰的實質;實用主義取代了神學思考,『教會被擄巴比倫』就是我們悲劇的寫照!」(2007年,http://www.tiendao.org.hk/news/scandal.pdf) 求主憐憫我們不要盲從權威、不要濫用福音與不要崇拜成功!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www.hkcrm.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