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在教內代表了甚麼?
很多信徒不明白,為甚麼有些年資較久或離開了教會的人,常認為教會裡的人太虛偽。雖然說到底總有一些處境考慮和見仁見智之處,但某些客觀現實卻不容忽視。讓我嘗試從教內那個好像比較有學養和文化的圈子裡抽取一些觀察來說明,以這圈子作背景,一方面是因為我比較熟悉,另一方面是那裡的落差特別鮮明和諷刺,因為他們往往以更認識聖經和更願意講道理自居。
一,道不同不相為謀,河水不犯井水?
在我閱歷裡,人們總是喜歡因為意見不同而排擠別人,但那些意見卻觸不及所謂「核心信仰」。單是這一點已經令人納悶,任何人初為信徒的首幾年,不是必然學習過,聖經強調信徒要有群體生活,並且大家之間的不同猶如身體有不同部位,理應視為互相補充的嗎(林前十二章)?因為這緣故,所以才有所謂「核心信仰」的方便說,用來辨別何時才能破例地合理地拒絕與別人有團契生活,否則,預設態度應為彼此包容,主內一家。然而,今天的信徒,特別是在那個跨堂會圈子裡自由地與不同其他堂會信徒交往、結社、追捧明星作者、推動社運的信徒,卻完全活不出這精神,他們隨時可以因為非核心信仰的小事而怨恨別人,甚至連朋友都無得做。 例如,有些人跟你意見不合,但卻不想表現得小器,所以總會說大家互相尊重,友誼不變,但事實上他們卻已經視你為陌路人,表面聽來這個好像問題不大,畢竟有一種態度叫做道不同不相為謀,別人有他們的事要做,你既然不想參與,那麼大家自然會減少來往。然而,想深一層,這未必講不通,因為動用「道不同不相為謀,河水不犯井水」的人的行為表現,有些會是完全不當你存在的,甚至有點像是欲去之而後快的。試問,如果真是各人追求自己理想的那種「道不同不相為謀,河水不犯井水那麼簡單,這會令在不同公司工作的行家在餐廳見面時連半句招呼也沒有的嗎?這會令一個家庭裡的人互不相認的嗎?不要說到家庭那麼「骨痺」(「主內一家」這想法實在太遙遠了),就算是課室裡或學院裡的不同學派或不同學系的人,見面時還是可以打招呼的吧?若對方遇到困難,例如生病或失業等等,仍能噓寒問暖,甚至主動提出幫忙的吧?但有些人口裡講「道不同不相為謀,河水不犯井水」,卻會連這些也作不出來,在此我們便看出那是語言偽術。那些人可能真心誠意地覺得自己在世上每一分每一秒(literally)都十分寶貴,要盡用在他所篤信的宗教目標之上,因此,社交生活的唯一價值就是服務這目的(下稱教內利益,這當然未必跟錢財有關),若無法再服務那目的,社交關係其實是無意義的。若然如此,他們心目中的友誼觀念其實已經扭曲了,「朋友」原來只是一個虛詞,代表教內利益的一種籌碼,這意義下的「道不同不相為謀,河水不犯井水」等於無朋友做,甚至是宣佈大家為敵——為了那些非信仰核心問題視對方為敵人。
二,做朋友等於俾面?
在教內那個好像比較有學養和文化的圈子裡,除了出現這類問題外,還有一個畸型現象,那就是,原來平日沒有「朋友式來往的話(例如沒有在Facebook裡add你做「朋友」),即使大家在某話題上觀點相同,人們也可以互不瞅睬,甚至不屑被稱為與某人想法相近,又或者,即使大家都是對著同一個公共的信徒圈子發言,談同一個話題(例如爭議佔中究竟孰對孰錯、信徒應否支持反性傾向歧視立法等),但卻因為沒有「朋友式」來往而主動妨礙言論和資訊流通。這又是對友誼的一個嚴重扭曲,但今次的扭曲不是視之為代表教內利益的一種籌碼,而是隱然間接地視「做朋友」為一種俾面派對的遊戲規則,讓關係和面子蓋過道理和公益,以及蓋過對人們的基本尊重。 要看出這個問題,請想一想,假如你在某社會議題上與其他人立場不同,他須要先跟你有某種「朋友式來往,他才有資格跟你對話,令公眾有機會了解雙方見解,以求自行作出公平判斷的嗎?假如你在大學課堂裡與另一人有不同意見,他須要先跟你有某種朋友式交往(彷彿國家與國家之間要先建立友好關係),他才有權請你把你的參考資料說出來,或交代更多原委,讓對方(和旁人)有機會衡量和反思的嗎?(註一) 那裡是公眾的輿論場合,或一個以道理為重的場合,大家關心的是,究竟還有沒有甚麼理由可以支持或反對某立場,而不是誰跟誰一夥、誰跟誰有敵對關係、辯論後誰跟誰是否仍然保持「友誼」關係。那裡預設的規範是,不管甲和乙是否朋友,甚至不管甲和乙是否敵人,他們仍然可以──甚至應該──對話、尊重資訊流通、承認自己某個立場跟某人相近、為公眾利益進行公事上的來往等等。
三,Facebook裡以「友誼」之名作出公私不分和雙重標準的言行
談到Facebook,我見過和聽聞過很多以「友誼」之名作出公私不分和雙重標準的言行。例如「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只會包庇」的想法。有一次,我看到某機構同工乙在某傳道人甲的Facebook上說了一些不合理和傷害別人的話,我私下問甲,為何容忍乙這樣扭曲事理,攻擊他人。對方的回答十分簡單直接:「他是好朋友。」我很詫異,原來朋友的意義等於「他再胡說八道我都不會批評」,傳道人甲說這話時完全不覺得有甚麼問題,正正是如此毫無醒覺,才是我們值得擔憂的。聖經裡(例如箴言廿七章5-6, 17節和十八章19, 24節裡說的)或一般道德常識裡講的朋友互說諍言的教導,去了哪裡?不是越要好的朋友,更有責任友善地互相指出對方的錯誤嗎? 又有好些博士或文化人把自己的Facebook弄得很公開(有些甚至把所有內容設定為公眾可見的),用來發佈教內消息和發表他自己的評論,既然如此,又加了很多泛泛之交,高達數百或幾千,整個手法本來就是要製造輿論,要把那Facebook牆當作相對於信仰群體的公共空間。但不止一次我看到,每當有人想反問他們言論裡的觀點,而那對話不能在三、四回對答裡結束,他們就會變臉,覺得對方有心來挑釁,以「這是我的地方,是私人地方」之類的理由拒絕公平地與別人談下去,然後那人的粉絲蜂擁而出,你一言我一語地把「滋事者」擊退。然而,請問那裡有何私人可言?而且,單單因為私人,就可以把是非對錯的標準更改,明明有錯都可以當是真理地講出來的嗎? 又有些信徒,在成員很多但卻全都是「自己人」的群組裡,說話十分蠻不講理,會取笑別人,有些甚至講粗口,但他們在那群組外面對其他信徒時,尤其那些想法與他們不同的信徒時,他們卻十分緊張地要把自己的形像打扮得很理性,而當「敵對」信徒失儀時,例如說一些很粗俗的話,他們會像發現珍寶似的咬住不放,批評對方不文明不理性。這豈不是虛偽的表現嗎?而當這些雙面人的故事傳了出來後,他們會在那群組裡發火,表現出一種要「挖出反骨仔」和「怪罪於反骨仔」的心態,這是信徒應有的表現嗎?
結語
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上述各現象裡的問題,任何普通人都會看得出來,跟真正的友誼相去甚遠,也跟基督教思想相去甚遠。但好些信徒沉醉於自己的議程、異象、宗教目標,小圈子,或只是面子,不斷把「朋友」這概念扭曲掉,漸漸使它淪為一種公關術語或微政治手段而不自覺,甚至視之為合乎信仰的待人處事手法。想到這裡,怎能不教人感到悲涼呢?假如持有那樣想法的人紛紛跟你「做朋友」,令你的Facebook「高朋滿座」,天天來讚你如何聰明、如何敬虔、如何洞察先機,你真的會感到高興嗎?
註一:從前有人提醒我,不應該因為別人視我為敵就單方面拒絕跟對方對話,因為公眾需要知道最熟悉相關課題的人的不同觀點。我同意和接納他的提醒,但後來我還是拒絕對話,原因是那時我根本無法抽身去進行對話,當然,整體來說,對方從來沒有這意圖和示意,是更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