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麥敏媚──
銀杏長青

系列

人前人後

麥敏媚──
銀杏長青

麥敏媚

12/2/15


am730 2015年2月13日 / 明報 2月17日 近年興起由社福機構開辦的社企,常懷有扶助弱勢社群、改變社會為目標。但不少社工經營社企,被指不擅經營,麥敏媚經營銀杏館卻可謂異數,一反不少人心目中對長者的「手腳慢」、「固執」等負面印象,以聘請長者為目標,贏得口碑與盈利。一切都因為,她相信長者不一定是坐著等福利、等服務,而是有潛能、有貢獻,日子依然過得精彩。

麥敏媚社工畢業後所服務的對象一直離不開長者,因此她對長者的需要和能力,有著與別不同的體會。而她初為社工之時的兩個片段,更影響了她在日後經營社企的理念。「我曾經探訪過在九龍城的一位長者,穿著整齊的西裝,花半小時行落樓梯,我游說他接受社會福利,如生果金、申請公屋,甚至是送飯服務等,但他全都拒絕,當時我並不明白;另外我亦曾在長者中心開小組,組員皆是中產長者,有當過校長的、護士長的、紀律部隊的,他們都問同樣的問題:退休後的生活如何?」麥敏媚看在眼裡,這些長者不用為三餐擔憂,卻擔心沒有工作的日子如何度過。


爭取長者公平就業機會

「很多人以為長者退休後會照顧孫兒、做義工,或是學習新技能,他們固然可以找到這些機會,有些長者可能只想選擇退休後繼續工作,可是只要他們一出示身份證,很多時已經沒有見工的機會。」社工的熱血都有公義的基因,麥敏媚的就是為爭取長者公平就業機會而燃燒。 一份公平的工作在麥敏媚眼中,不單是為糊口,更體現了社會對長者的肯定。「一份兼職雖然可能月入只有4,000元,但為長者帶來的意義,遠高於把這4,000元存入其戶口!可能有長者以前是做會計的,現在做侍應也可以應付,別人也欣賞,他們就會有很大滿足感。」 長者公平就業是麥敏媚最重視的價值,而主打聘請長者的銀杏館,前身源自她還在社福機構工作時,一條經常收到長者訴說因為退休而引發抑鬱症的熱線,令她萌生「讓長者在中心售賣涼茶」的念頭。「很奇妙的,長者因為有這個工作機會而感到興奮,情緒也穩定下來,更重拾人生目標目標。長者為工作忙,就沒有時間抑鬱了!」


社企先行者

這個經驗,令麥敏媚更相信長者就業是香港社會需要的,因此她毅然離開安穩的社福機構環境,走進充滿變化的社企新世界。其中首要的考驗,自是離不開資源運用。「以錢的角度來看,營商與社會服務之間的差異其實很大。中間如何平衡,需要很多學習。」但當中的關鍵仍是愛心,她以經營老人院為例:「有需要住院舍的長者卻欠二千元才可入住,我們可否免去他的二千元,卻在其他營運環節上彌補?」不著眼於賺大錢,麥敏媚雖然走進商場,但仍選擇相信生命影響生命。而她這份信心的回饋,不單感染了她的共事者,也改變了公司,令她和銀杏館成為社企的先行者。「當年還未有社會企業這名詞,但我們以『營商創福利』為經營理念。」 緊握熱誠向前衝,但殘酷的現實卻曾經令銀杏館起步時幾乎要倒閉。「最初我們的店開在中環歌賦街尾,地方靜得完全沒有路人,到了晚上就『拍烏蠅』。然而,我們有很強的社會信念,就是要推動長者就業,為社會帶來衝擊。」就是這份信念,吸引了同道人才加入,加上她堅持長者就業的強韌意志,令銀杏館能夠排除萬難,業務只短短一年就已經上軌道,第二年已經可以開分店,感覺就如連續劇,一關難過一關過。


知「長」善任

麥敏媚心目中的長者有什麼吸引力?「穩定!社會以為長者會經常請病假,但事實是年輕員工請病假更多。長者心態就是答應了就要做,他們都很自律和有責任心,敬業樂業,不只會交貨,更會交足貨,從不『失更(失蹤)』。」 體力是另一個麥敏媚看長者與社會不同的觀點。正確點說,是她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一個73歲的伯伯,是不是一定比53歲的差嗎?不一定!雖然長者在體力上會有少少限制,眼和耳也可能差少少,但並非所有長者都有身體問題,他們仍有能力工作,重點是工作崗位與個人能力互相配合。舉例說,如果長者的腳有問題,可以讓他換一個坐下來工作的崗位嗎?」 不少人心目中的長者都比較頑固,但在麥敏媚眼中,卻是因著經驗豐富而來的擇善固執,經驗是金錢買不到的。要善用這種擇善,麥敏媚以耐性去吸納和消化長者的意見,化為對工作上的幫助。「例如客人的投訴,長者都有一套圓滑的人生經驗技巧幫助處理。」


以感恩的心「望天say hi」

麥敏媚對長者就業秉持強大的信念和熱誠,背後支持她的,是她從來沒有懷疑過長者「做唔到」的信心,以及作為社工的一份「不以盈利先行」的思想。「我們開銷售會議,可能與一般商營企業差不多,但我們會多一個指標,就是增加長者就業人數。」為了增加長者就業,麥敏媚充滿熱誠,沒有想過停下來。「用心做的話,必定做得好。即使面對問題,只要緊抱使命,享受過程,神自然會安排。」 經常面掛笑容的麥敏媚,習慣以感恩的心「望天say hi」。「即使是天陰,我仍可保持心境美麗;即使人生有高低,但也是美好。」或許是這種「樂天」本性,造就了她不擔心前路、正面思想的特質。「神給了人很大的空間去選擇人生,但選擇是對還是錯?可能沒有人知道,但只要相信神會牽引,就不用擔心了。」 環顧身旁,麥敏媚很關心長者同事,不單在公事上,更在私底下。曾經有一位下屬患上癌症,她知道後主動提出為他祈禱。餐飲業工時長,員工沒有甚麼社交生活,對青年人來說是個沉悶的世界,麥敏媚就邀請年輕的同事參加教會佈道會,希望幫助他們建立正面生活。 「我想起聖經傳道書這樣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我相信合時的,就是最好。」信心是她經營銀杏館的座右銘,更是她不斷嘗試創新的原動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