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
人前人後
王福義──
本是同根生
王福義
11/4/16
《明報》2016年4月12日/《AM730》4月15日 我們與萬物共生於土地,土地是我們共同的根。我們對土地的職責是守護保育,而不是濫用或據為己有。前漁護署助理署長王福義,一手規劃和建設香港美麗的郊野公園,守護香港的根、守護大自然30 年。守護郊野公園,固然是守護土地,守護生態造物,守護水資源,守護城市,守護下一代,更重要的是守護了我們的核心價值……
過去在漁護署工作年間,王福義走遍了香港許多郊野的山頭,假日也是個常見的行山客,但換了個身分,仍是樂此不疲,經常帶領學生穿梭於郊野公園的山林小徑,講解香港郊野公園的由來、發展和保育。熱愛大自然,始終如一;保育大自然,更幾乎是終生的使命。
“如果當日不做,可能很多美麗的郊區早已破壞,面目全非了”
王福義在大學主修地理,1978 年加入漁護署,2008 年退休,三十年來與土地郊野結緣,他形容那是相當快樂的日子,「因為能學以致用,讀書時去不到的地方,反而工作的時候能夠去。每一個發展項目我都會親身了解,然後籌劃、設計。」一份工做到老,是興趣,是盡忠,而且退而不休,就是承擔。 有人說,郊野公園是香港的名片。王福義過去曾參與各種學術會議,香港的郊野公園一直是國際推崇的案例。根據2015 世界旅業競爭力報告,香港郊野保育面積比例達42%,世界排行第五,是亞洲的首位。早前的亞洲綠色城市排行榜(Asian Green City Index),香港與東京同級,居於亞洲前列,人均郊野空間是105 平方米,為亞洲水平的兩倍。 香港人引以為傲的郊野公園,王福義從開首就參與其中,不能不記一功。他認為,香港的最大優勢,是規劃得早,「1976 年通過法例,1977 年開始規劃,1979年已劃定了21 個郊野公園。六十年代的郊野,還隨處可見光頭山,當下卻是漫山綠遍。後來有新市鎮的出現,有馬路和很多新建設,慶幸那時把重要的生態地方都劃進了郊野公園範圍,直到今天都能保存得很好。如果當日不做,可能很多美麗的郊區早已破壞,面目全非了。」 規劃得早固然先贏了一仗,但只要「發展」一聲令下,郊野公園的價值恐怕就會被質疑,受到「被消失」的威脅。要守護,同時也是策略地爭取,王福義過去很努力地當這個把關者。 「第一個例子是興建三號幹線。其中一個選擇是整條幹線從大欖郊野公園劏過去,看來是最快捷和省錢的方法,但對環境影響很大。我說,光看圖沒用,帶那些顧問入山,逐寸地行,後來我提議把公路轉為隧道,就是現在的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這一役,隧道出口犧牲了少許郊野公園用地,大約一公頃,我們提出補償方案,在大棠加了四十公頃土地,大欖郊野公園還乘機擴展了。」 「第二個例子是興建從屯門踏石角發電廠到將軍澳的輸電網。漁護署要求高架電纜沿著較迂迴曲折的路線建在郊野公園的山上,以致不會影響獅子山的景觀,這都是要爭取得來的。」 雖然有地產發展商說佔地四成的郊野公園是浪費,是愚蠢,應該改為哥爾夫球場、蓋房子、通道路,但在王福義看來,一步也不能退讓。我們不要忘記,2003 年「沙士」的時候,再大再高級的商場都是空蕩蕩的,唯獨郊野公園擠滿了人。何況,郊野公園有非常實際的生態功能,可以減碳、調節微氣候、保留生態樹木,甚至免於霧霾。這個後花園,沒有理由不珍惜。
“其實我們人類是很渺小的,人類的歷史可能連岩石一層的時間也沒有”
在今天的香港,對政府官員的報道,往往較為負面,但翻看一些訪問王福義的文章,大都是很正面的。筆者跟他和學生到郊野公園考察了一天,看見他平易近人,說話總是帶著笑容,又帶點幽默。作為基督徒,信仰讓他知道自己只不過是渺小的受造物,而經常與大自然接觸,人也謙厚起來。 考察的這一天,他就以眼前所見的地貌談到人在歷史時空存在的渺小:「沉積岩上一層層的紋理,都代表著一段段的歷史,每一段歷史都可能上千萬年,其實我們人類是很渺小的,人類的歷史可能連岩石一層的時間也沒有。而沉積岩上每一層都記錄了當時沉積的環境,這好比我們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一些特別的記憶,會留下一些痕跡,這些痕跡可以是一個回憶,也可以是一個遺憾,不論怎樣,過去的事情都會記錄下來。」
“不要把大自然變成壓迫的對象,或者是取之不盡的超級市場”
環境保育是王福義最大的興趣和使命,背後影響他最深的是他的信仰,讓他對保育環境有更深一層的理念與思考,並嘗試把二者結合起來。他花了五年半時間完成了由英國牛津大學頒發的神學學士課程,讀的是「環境神學」,探討聖經和基督徒如何看環境,以及人和環境的關係,他的結論歸納在他的畢業論文。 「我畢業論文的主題是『管家的職份』。聖經認為上帝賦予人在地上作管家的身分,管家有好的,也有壞的;我們要作一個好管家,要保護生態,而不是破壞它。」可以說,他一生都忠心地守住了這個職分。 退休後,他在中文大學念哲學碩士,繼續探討信仰與生態的關係。他從神學角度思想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人和大自然之間的關係等等問題。他引用兩句古詩說:「人是上帝創造的,大自然也是上帝創造的,所以我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王福義現在於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當客座教授,教授「自然保育在香港」、「持續旅遊」等課程,把他對人和大自然的看法以及自己的經驗跟學生分享。「我希望把人和大自然的關係糾正,成為緊密和互相支援的伙伴,而不要把大自然變成壓迫的對象,或者是取之不盡的超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