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挑戰與得勝

系列

人前人後

挑戰與得勝

邱徽道

23/2/20

四面楚歌 堅心倚靠神

做醫生其中一個引人入勝之處,是透過精湛的醫術,把垂危病人救回來,宛如擁有超人的能力。可是人終究不是神,當面對至親的身體出現無可挽回的頑疾,其實醫生也不過是凡人,而凡人最大的幫助,還是來自那位創造生命之主。 雖然不是出生於富裕家庭,邱徽道醫生小時卻對金錢沒有很大的渴求,反而對人生的意義更有所追求,「我的父親在我們幼年時,就常教導我們儒家思想的五常──仁、義、禮、智、信。」可是,真正啟蒙他對基督教產生興趣的,是年幼時認識的一個基督徒鄰居。他的和善真誠,給他很深印象,以致青少年時代跟他們返教會,讓神的教導深化他的價值觀,好準備他迎接一個終生的挑戰。 「正如(聖經中的)傳道書所說,人生有福亦有禍,若以此角度去看世上萬事,其實都不重要。」如果不認識邱徽道的故事,你會以為他是人生勝利組,才可以說出如此看來脫離現實的說話。 但其實他的次子大大影響了他一生;由於次子是一位自閉症患者,因此他才十分明白甚麼才對人生最重要。


人生無常 悲愴交響曲

回想到最初讀醫,後來成為公立醫院醫生,繼而結婚、養育兒子,甚至在當時90年代有能力移民海外,即使不至於大富大貴,但邱徽道也算無往不利。不過隨著次子兩歲半時確診患上嚴重程度的自閉症,他的人生就開始徹底改變。 放棄移民和私人行醫執業,放下不少可帶來名譽地位的醫學職位,甚至連全職醫生工作也放手,轉而為半職,全都是為了準備長期照顧他「不會長大的兒子」。然而,可做的準備已做了,該放手的也放手了,卻不等於照顧的日子就可一帆風順,平湖如鏡。嚴重自閉症患者難以與外界溝通,更遑論可以循規蹈矩生活。從為他洗澡餵飯到帶他外出,兒子可以為了一個最微小的細節而大吵大鬧,生活每天都可變成一場又一場沒有終結的搏鬥。直到今天已經32歲的兒子,仍未能夠講出一句完整句子,甚至還不時出現發脾氣等暴躁行為,著實令邱徽道和他的太太心力交瘁。


不可放棄 堅持卻乏力

「我曾經想過,如果可以求神把這苦杯拿走可好?但《聖經‧馬太福音》記載,耶穌被出賣前的一夜,也曾祈禱求天父將被釘十字架的苦杯撤去,但耶穌最後竟說:『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在最苦的時候,耶穌背負着那釘十字架的悲愴經歷,為跟隨者立下一個克己恆忍的楷模。 「在我全力與小兒子掙扎搏鬥至體力不支時、眼淚奪眶而出之際,彷彿聽到有聲音對我說:『邱徽道,你要忍耐!』當時我未敢質問神為何讓我困苦至此仍要忍耐,卻容我想到作為基督徒的我,應該順服神的安排,就如《聖經》中的人物約伯,在困苦中與神爭論最終亦無用,反而順服下來,可以得到神的賜福。」


備嘗艱辛 苦盡復甘來

回想這些日子,邱徽道自言是「苦」,但未至於「冧」(倒下來),除了因為對神完全的信靠,弟兄姊妹和親友的支持亦很重要,令他有力走過飲盡苦杯的歲月。其實,苦難過後,看似失去很多,但邱徽道坦言他亦得到不少祝福。除了因為要保持健康身體去照顧兒子,而建立了更健康的生活習慣之外,備嘗辛酸讓他更成為育有自閉症子女的家屬們的幫助。邱徽道認識兩位遇上同樣艱難的醫生同袍以及其家庭,他們亦會感到「能醫不自醫」,邱徽道卻以自身的經歷,支持及深切體會他們的難處,更能與他們同行。 雖然他面對不能移民,繼續留港服務,但因而能晉升至顧問醫生的職位,不得不說是苦中嚐出甜,且成為多人的祝福。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他可會選擇不要嚐這苦杯?「我不會作出選擇,就讓神為我揀,因為只有神才是全知、全善的。」艱難沒有奪去邱徽道的人格和對神的信心,他和妻子面對艱難的態度,更成為同路人,甚至是幫助過他們一家的朋友們的鼓勵。 「我深信神不會賜下禍患,就如老子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即使表面看來是災難,背後其實乃是化了妝的祝福。」面對兒子的病,邱徽道學習接受之餘,更學會把一切要面對的事情,都交託給神安排,由祂帶領前路,這樣才令他和家人有能力面對一切不可知和未可改變的現實。 「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夠與這『宇宙至尊之靈』和好、蒙恩得救,享受天國永生。日光之下的其實不是最緊要,日光之上的才是最重要。」疫情下的社會面對着無了期的困境,我們可會把目光放到日光之上,相信那位造物主終會陪伴和支持我們走過困境?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聖經‧哥林多後書4章8-10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