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前人後
系列
奇妙之旅
何永強牧師
3/6/25
奇妙之旅 – 從風水師到牧師,可能嗎?
何永強牧師的生命故事,如同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隨著時光的流逝,逐漸展現出他身份與使命的變遷。上帝為他精心編織了不同的經歷,這些經歷如同靈魂的雕刻刀,塑造著他內心的信仰與追求。在科技的洪流中,他曾在資訊科技的浪潮中遨遊,卻不慎轉向了風水的世界。在這個邏輯與玄學交織的領域中,上帝沒有放棄永強獨行江湖之迷途,他最終醒悟,將過往的羈絆放下,投入主的懷抱。雖然旅途中有時崎嶇不平,但如今的他,活得更加豐盛,這一切都源於上帝的憐憫與恩典。
對上帝的初識
永強自幼便在充滿天主教氛圍的環境下成長,就讀於天主教中小學,與耶穌的教誨朝夕相伴。在他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曾經深刻地感受到上帝的存在與能力。那時的永強,每當祈禱,願望往往都能實現,這讓他心中充滿了對神明的敬畏和驚嘆,不禁暗自讚歎:「好勁!」然而,年幼的他卻未能理解這份能力的真諦,反而因為對這份莫測力量的畏懼,選擇了遠離上帝,不再積極地尋求與神的連結。
升上中學之後,雖然聖經課程仍然是學習的一部分,但永強心中對上帝的渴望,卻如同沉睡一般,變得模糊不清。如同雲霧遮蔽了盛開的花朵,他雖然擁有眼睛卻看不見那份的美麗,擁有鼻子卻聞不到那份的芬芳。儘管如此,福音的種子,卻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埋藏在了他的心田,靜待著時機,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即便到了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的時期,永強心中對於上帝的畏懼依然揮之不去,阻礙了他與主建立真正的連結。朋友不時邀請他參加教會活動,如同清風輕拂他的心田,卻未能激起漣漪。他聆聽牧師的講道,卻感到茫然一片,心中的渴望依舊沉睡,未曾被喚醒。回顧自己的信仰歷程,永強不禁意識到,他一直以來都將參加教會聚會視作一種社交活動,而非真正追求與上帝建立關係,對於信仰的核心意義,始終抱持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今天來教會的某些朋友不也是這樣嗎?那又何妨呢?讓他們來吧,總有一天他們也會歸主的。
穿越科技洪流
八十年代,資訊科技的浪潮席捲全球,個人電腦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永強幸運地加入了當時如日中天的王安電腦,這家公司以其先進的文書處理系統雄踞市場,風頭一時無兩。他親身經歷了那個充滿活力和變革的時代,也目睹了王安電腦如何從巔峰走向衰落,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科技浪潮的瞬息萬變。
藉著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永強隨之踏上了科技的順風車,曾在思科及北電網絡等大型科技公司遨遊萬里,工作範圍遍達半個地球。在那段時光裡,他親眼見證了資訊科技的日益增強,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全球的聯繫如同細流交錯,而他所得的收入也因此隨之水漲船高。然而,這段風光的旅程後,特別是永強帶著疲乏身驅回家叩門的一刻,他眼前出現了:「為何?」(What for?) – 為何營營役役?
走入風水的迷宮
一次偶然的機會,透過朋友的介紹,永強接觸到了歷史悠久的風水學,逐漸積累了對這門偽科學的認識,甚至開始為他人看風水,還吸引了更多人向他求助。一個科技專才為了減壓而誤入另一個虛無漂渺的風水迷宮,奇怪嗎?
風水,這門古老的學問,在永強眼中如同一個迷宮,充滿了神秘和未知。他研習風水,為人指點迷津,卻也越來越困惑。他看到人們對風水的痴迷,以及在面對困境時的無助,這讓他開始反思,風水真的能改變命運嗎?或者,它只是人們在面對無法掌控的人生時,尋求的一種心理慰藉?
棄假歸真重返教會
他曾聽聞茅山師傅的催財和法術教導,然而,他內心深處始終有一種不安的感覺,斷然拒絕這些旁門左道。回想起來,這不正是神在保護永強的靈魂,不再受到進一步的污染嗎?
更感恩的是,教會的弟兄們不厭其煩地邀請永強回到教會,他們的堅持終於打動了他。那天,他再次踏進了教堂,莊嚴的聖歌和溫馨的氛圍讓他感到莫名的寧靜。崇拜結束後,一位弟兄遞給他一杯熱茶,那杯茶的溫暖,不僅溫暖了他的手,更在他心中留下溫暖的印記。他環顧四周,看到弟兄姊妹們彼此關愛,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份真摯的愛讓他深受觸動。
儘管在了解以色列與亞拉伯之間的歷史對談中,他對弟兄們的解釋提出了質疑,但被弟兄們的生命見證所吸引,最終,他願意參加慕道班,開始探索福音的真理。
靈魂的啟示
在慕道班上,當他讀到《創世記》第一章,「神說有光,便有了光」這句話時,他的心靈仿佛被一道閃電擊中。他一直以來追尋的答案,似乎就在這一刻找到了。這不僅僅是一句話,而是一種力量,一種創造的力量,一種超越他所能理解的力量。他感受到上帝的偉大和全能,從心底升起一股敬畏之情。心中埋藏的福音種子開始在他靈魂深處悄然發芽。他如同沉睡中被喚醒的人,漸漸看見這位創造主,對天父的渴望愈來愈強烈。
在一個平常的早晨,永強經歷了一場靈魂的旅行。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去,心中浮現的並非殺人放火的罪行,而是那些曾經的小謊言與欺騙。他明白,若要獲得「無罪釋放」,必須向某位「法官」表達悔意,但該法官若不知道他所犯的罪,又怎能赦免他的罪呢?就在此時,聖靈感動了他的心,告訴他:「信耶穌!」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他願意向耶穌認罪悔改,並接受耶穌為他的救主。在那一刻,他深刻感受到如同洗澡後的清新涼快,這份聖潔至今在他心中仍歷久常新。
轉變的契機
信主後,面對多年篤信的風水,永強只輕描淡寫地回應:「雕蟲小技。」他看到的不再是神秘的力量和玄妙的布局,而是人心的脆弱和對未知的恐懼。他想起那些曾經向他求助的人們,他們渴望的並不是改變風水,而是改變命運。他意識到,真正的幫助並非來自於這些外在的儀式和擺設,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平安和對上帝的信靠。他將多年的風水書籍和所有相關的物品一一拋棄,他彷彿卸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輕鬆和自由。他抬頭仰望天空,感受到上帝的光輝灑滿大地,溫暖而明亮。這一切讓他更加珍惜信仰的力量,並決心將神放在心靈的中心。
永強深知,傳福音的重要性在於行動的榜樣,而非僅僅是口頭的邀請。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他人,只要有一次真誠的邀請,聖靈便能在心中工作。這份信念讓他的生命從此改變,最大的轉變在於他不再追求物質的利益,而是將上帝和祂的話語放在生命的首位。
十年的磨練與召命
從資訊科技專才轉變為傳道人的路途,對永強而言,這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信主後十年間,他始終堅持傳福音,即使在出差的時候也不放過任何一個分享主耶穌救恩的機會。這份呼召讓他感受到修讀神學的必要,然而,當時的孩子年幼,太太對此持不同意見,教會的牧師則鼓勵他耐心等待主的印證。
三年後,與他同行的傳道人推薦他參加神學課程,永強重燃了昔日的召命。感恩的是,太太因他的堅持與努力而漸漸被打動,最終不再反對他修讀信徒神學課程。永強曾成功報讀了神學院的基督教研究碩士(MCS)課程。然而,這也意味着考驗的開始。由於修讀的同時還需兼顧繁重的工作,他花了七年時間才完成原本四年的課程,這對他的身心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牧職的心路歷程
MCS畢業後翌年,永強毫不猶豫地放下了資訊科技的職務,全時間接受神學裝備。在兩年道學碩士畢業後,他全身全心投入教會的牧職侍奉。翌年更取得神學碩士學位,對牧養、講道和學術裝備更上一層樓。永強委身作傳道人這一決定並非一時興起,而是他在多年的信仰旅途中,逐漸形成的對上帝呼召的回應。感恩有顧問牧師的陪伴,不僅運用所學的神學知識,還學會了用「愛」去牧養。這份教導成為他牧會的指導原則,伴隨著他將近二十年的牧職和學習生涯。
永強傳道最初面臨著眾多挑戰,如教會的運作、會眾的需求、以及自身的靈命成長,都是他所需面對的課題。他如同一位迷途的旅人,對於如何牧會感到無所適從。這時,教會的顧問牧師成為了他的良師益友,永強傳道承傳了牧師單單用基督的「愛」去「愛」每一位會眾,無論是喜悅的時刻還是悲傷的瞬間,他盡心竭力成為群羊的支持者與引導者。
隨著時間的推移,永強牧師漸漸明白,牧職的本質不僅在於教導和講道,更多的是在於傾聽和陪伴。他參與會眾的生活,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無論是婚禮的祝福還是喪禮的慰藉,他都以誠摯的心去面對。這份投入讓他與會眾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連結,讓群羊感受到上帝的愛在他們心中流淌。
在這段心路歷程中,永強牧師也經歷了靈命的成長。他透過聖經的學習與靜修的禱告親近上主,漸漸理解了信仰生命的真諦。每當他站上講台,分享神的話語時,他都感受到一種神聖的責任感,這不僅是傳遞知識,更是將上帝的愛與恩典帶給每一位聆聽者。他的講道風格也隨著經驗的增長而變得更加生動與真摯,能夠觸動人心,激勵人們在信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在牧職的路上,永強牧師也遭遇過挫折與困惑。面對會眾的質疑、教會內部的摩擦,甚至是自身的懷疑,他曾在靈性上感到孤獨與無助。然而,正是在這些考驗中,他深刻體會到單單依靠上帝的重要。每當他向主禱告,尋求力量的時候,總能感受到來自三一真神的安慰與鼓勵,讓他重新振作,繼續堅守這份神聖的召命。
死蔭幽谷的考驗
然而,考驗並未就此停息。數年前,永強發現自己前列腺癌的指數逐漸上升。儘管心理壓力不大,他卻主動要求醫生進行抽組織的檢查,結果顯示有異常細胞。醫生建議他採取「持續觀察」的方案,並未進一步治療。
不久之後,永強再次進行檢查,這次的抽組織取針數目比之前多出兩倍,結果卻顯示沒有異常細胞。正當他心中滿懷希望之際,後續的MRI檢查卻告訴他,如不立時治療,可能擴散,後果不堪。若要根治,必須進行手術。在經過多次祈禱後,他感受到彷彿耶穌在告訴他:「我會醫你!」經過與幾位專科醫生的多次諮詢,最終他和家人決定在2024年年初接受手術,切除前列腺及隱蔽的變異細胞。
面對死亡的威脅,永強牧師懷著對主的信心,堅定地迎接挑戰。手術雖然順利,但術後四週的下腹疼痛突然如同潮水般一波波襲來,讓他痛不欲生,經醫生診斷後下令他需要再掛上尿袋四十天。在這四十個日日夜夜裡,他入睡時左右動彈不得,身體的不適和精神的折磨讓他幾近崩潰。他切切向上帝祈禱,在苦礎裡仍堅持信靠耶穌的應許「我會醫你」,從站著寫聖經到站著彈琴來分散痛苦的困擾,他一步步走出了死蔭的幽谷。在這段艱難的時光中,他更加深刻體會到信靠主的重要,並感受到家人的陪伴和兄姊的禱告所帶來的安慰。這份經歷讓他在面對癌症病人時,增添了無比的關愛與同理心。
回想起《詩篇》23篇的經文,永強牧師深知,上帝始終與他同在。「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這份信念,讓他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在主的道路上。
小結與展望
何永強牧師的故事是一段充滿感恩與啟示的旅程,從一名風水師的蛻變到牧師的使命,讓他深刻體會到上帝的恩典與召命。隨著他在牧職領域的深入,永強牧師也開始思索如何更有效地加強門徒的召命感,及傳遞福音的使命感。他深刻認識到,這不僅僅是教會內部的事務,更是一項跨越本土社區、影響世界華人社會的神聖使命。懷著這份信念,他在神學範疇中再深入學習,預備教會弟兄姊妹走出教會,投入社區,關懷那些有需要的人和迷失的靈魂。他堅信,透過「健體、健腦和健靈」的行動來彰顯基督的愛,能夠真實地重燃門徒的召命和傳遞福音的力量,改變生命,帶來希望。
2025年伊始,一位弟兄將一幅墨寶贈予永強牧師,上書「為主忠僕,眾之良師」,以表達他對牧師的無盡支持與鼓勵。這墨寶宛如春風,為永強牧師帶來了無比的溫暖、動力和肯定。
深信在面對人生的挑戰時,永強牧師始終堅守信仰,並將這份信念傳遞給更多的同路人。正如他所經歷的,每一個崎嶇的瞬間,都是上帝愛的見證,這份基督的「愛」也將引領著他走往未來牧養群羊的每一步,直到見主面的那一刻,誠心所願!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聖經》<詩篇>23篇3至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