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冷和熱的交鋒

系列

人前人後

冷和熱的交鋒

陳炎光

25/9/14

(am730,2014年9月26日) 人的冷與熱是如何量度的?有多少人膽敢走進行政總裁辦公室要求與他一起祈禱?有多少人在出席政府諮詢委員會前,集合基督徒與會者,一起為將要商討的公務禱告?談到在職場分享信仰,這個人眼睛發亮,胼手胝足的去做。不過,他不會用愛心淹沒身邊人,卻是高度概念化的輕描淡寫去表達,冷得讓人意外。

資深保險界人士陳炎光,是一家保險公司的首席區域總監,經常就著職場事奉四出演講及接受訪問,他把自己的業務區域命名為「鹽光陳炎光區域」,業內人士深明這位前輩營商和待人處事皆深具基督教色彩。


尋求感動和勇氣

時常與生意伙伴「講耶穌」,間中有被認為過火的時候,是不是有一種感動,給予他這種勇氣?他說:「有,就是對上帝的信靠。」可以人味一點嗎?他認真地說,「是太概念化吧!」不過,這是兩小時訪問之中,他首次放下分析工具,由「登高望遠」的姿態,打開心靈與筆者平起平坐,因為「恩賜」就在這裏。 頭腦冷靜的人,可以因為一種概念而得到勇氣和熱度的源頭。他堅持,只有這種表述方式,「我說的信靠上帝,是超越理智,是感受和感情的流露,因為有太多的故事,當上帝只逗留在你的腦袋,而不是在你的祈禱、獨處,甚至不在生活與跟人交流之中佔一個位置時,很多事情都不會改變。反過來, 你信靠上帝,你自己去在祈禱中擺上,我眼見生命、生意、人與人的關係改變,全是正面的。」 他強調的,是在上帝面前獨處,放下掌控權,尋求感動和勇氣;是「內心真的信神與你同在,一件工作,如果不成功,可能是祂想這樣的;如果成功,也是神的力量,不是你的力量。」「真相是,我們的神與我們接近,祂知道我們如何生活,神也用你的生命去影響社會。」


正視貧窮 責無旁貸

他認為,教會可以影響社會政策的方向,最明顯亦最責無旁貸的,是全面倡議社會及教會去正視貧窮。陳炎光近年加入「基督教關懷貧窮網絡」(下稱教關),成為該機構的顧問團召集人,這個網絡集合各個宗派的代表,希望聯手為基督教內分散的扶貧團體提供資源、研究策略並要求政府改良扶貧政策。他們不是前線機構,也不會干涉各教會的具體扶貧工作。 「教關」將於10月17日「聯合國國際滅貧日」舉辦捐獻運動,呼籲各教會推動信徒關心貧窮人士,並進行捐獻。他自言,不是那種到前線服務貧窮人的,而是在背後做推動工作,希望以自己的經驗去建議優先次序,建立一個促進事工的機制。 陳炎光1950年代在內地出生,祖父是國民黨將軍,算是富裕人家,但隨家人來到香港後,家住何文田的石屋,父母當上教師,供養外婆及他們四兄弟姊妹,也甚吃力。他笑言在小學五年級前,只是在學校當其「走鬼學生」──即是沒有交學費的旁聽生──如果有教育署人員來視學,他就必須躲起來。他說,「我當然明白甚麼叫貧窮,一樣的無錢讀書、無錢坐車上學」,但感恩的是,他不感到貧窮的煎熬。家人給予自由,讓他憑學業成績升讀大學,以至選擇職業,亦有良好際遇,脫貧的道路可說是十分順暢。他說,「可能是上帝知道我只可以承受到這個程度吧。」 他認為,時代不同,現今的貧窮問題,在於貧窮人不像過去一樣有向上流動的盼望,而社會資訊發達,亦令他們容易與富裕階層比較,容易感到不甘。而財富集中在地產和金融,令有資本的人財富容易增值,而工資與生活成本的上漲令到即使是專業人士,都感到向上流動十分困難,知識較低的貧困人士,就更難。所以,對於貧窮問題,為人心注入盼望,以及願意為社會付出的精神,十分重要。


消除「跨代貧窮」

而在較小的方面,他比較有負擔的,是幫助消除「跨代貧窮」。「教關」其中一個吸引他的計劃,是「兒童發展基金成長嚮導計劃」,組織有心志的基督徒,去為十多歲的青年做較貼身的師友輔導,讓父母沒能力給予大量栽培的少年,得到鼓勵,藉信徒的生命見證和關懷讓上帝作工,亦在生活上,燃點他們對將來有盼望。 有親身接觸少年人嗎?他坦言,「我沒有這種恩賜和耐性」,他說,過往參與過大學的師友計劃,都未能達到理想,今次也沒有親身去做導師接觸少年人,只是由聽導師們的故事,去肯定一種方向。參與扶貧的進路,畢竟,不單止於送出慈愛擁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