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談道

約翰福音四章1-26節


引言:

基督徒的一生都要傳福音,基督徒的一生都在傳福音。要傳福音不一定便會傳,在傳福音也不一定傳得好。人生中很多事人都知道要做但不一定會做:人生中很多事都在做但也不一定做得好。 基督徒要傳福音,這是主的命令,也是主的使命。命令表示要遵守,使命表示要承擔。基督徒不能把傳福音視而不見,也不能對傳福音無動於衷,因為這是主的命令,這是人的需要。 或許不是一般人都認同每一個基督徒都在傳福音,但事實上每一個基督徒縱然沒有直接用言語來傳福音,但他們都會間接以行為來傳福音,傳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未信的人不單會從基督徒所說的內容,也會從基督徒所行的表現來看福音的可信性。 基督徒既然要傳福音,基督徒既然在傳福音,問題再不是要不要或有沒有,而是好不好及如何可以更好。要學一門學問、要懂一項技能,人不會找學問不高、技能不好的老師,人一定會找一位懂這門學問、熟這項技能的人。傳福音的代表人物當然是那位要基督徒傳福音的主耶穌。在約翰福音第四章記載了一次的相遇,一次的交談、一次傳福音的實例。

前言:

約翰福音第四章1-36節記載了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的談道內容,主要的內容記載在7-26節,1-6節說出了談道之前的一些背景,26節後記載了這次談道之後的一些結果,有因有果,1-6節與27-42節中間便是這一次的談道。 這是約翰福音中第二次的談道,第一次是三章1-21節與尼哥底母,第二次是四章7-26節與撒瑪利亞婦人。二者有很大區別,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是法利賽人,是男的;撒瑪利亞婦人是撒瑪利亞人,是一個有六個丈夫(四章18節)的女人,是女的。這兩個強烈的比較很有意思,也正正表達了三章16節中所說「神愛世人」的含意。神所愛的人,無分尊卑,無分國族,無分男女,因為世人都犯了罪(羅馬書三章23節),他們都需要神的愛,都需要神的救恩。 四章1-3節提及耶穌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比施洗約翰還多,聽見之後,他就離了猶太,往加利利去。耶穌的「知道」與他的「離」與「往」似乎是有一種微妙的關係,他知道了便離開。經文沒有交代他為何要離開,是怕施洗約翰尷尬嗎?是為了避免自己的門徒與施洗約翰的門徒起紛爭嗎?經文沒有明說,也不用推測,唯一知道的是耶穌在猶太的工作是有果效的、是成功的,但他卻離開猶太(一個成功的地方)往別的地方去。耶穌沒有因為成功而不走,他有他的使命,他有他的計劃,他不會為人(參二章24節),他只會為了完成他的使命(參四章34節)。順服與忠心是耶穌生命的特徵,也是信徒效法的榜樣。 第四章4-6節提及耶穌傳道之所在地——撒瑪利亞的敘加城中的雅各井旁。4節的開頭提及「必須」,在其他譯本中有「他」在「必須」之前,表示不是他無路可走,而是他選擇要走撒瑪利亞的路。在9節中提及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因為撒瑪利亞人是猶太人與外邦人通婚的群體,在猶太人眼中視為不潔。猶太人若要從猶太到加利利,一般都會繞過撒瑪利亞,取遠而捨近而行,以免沾染不潔,耶穌卻「必須」經過撒瑪利亞。 「神愛世人」是不分尊卑、國族、男女因為世人都犯了罪,猶太人要福音,撒瑪利亞人也要福音。耶穌在猶太,又往加利利去,但也經過撒瑪利亞。耶穌沒有特定喜好的福音對象,他有胸懷普世的福音使命,作為基督徒也不應情有獨鍾而應一視同仁,生活中與一些人或許關係好些,印象好些,但關係沒有那麼好的,印象不是怎樣好的也是談道的對象。 耶穌以順服使命的忠心,胸懷普世的愛心進入撒瑪利亞,開始了他的傳道。


談道:

整段的談道可以分成一個開場白與之後的六段對話,在六段對話中按內容又可以歸納為四段對話。

7節開場白9-10節第一段對話11-14節第二段對話15-18節第三段對話19-26節第四段對話


開場白

耶穌在正午時到達雅各井旁,門徒進城找食物。撒瑪利亞婦人來打水,耶穌開口說:「請給我水喝」。


第一段對話:問題與需要

從婦人的回應中可見她是意料不及,她問了一個問題:「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這問題中表達了她有的兩點疑問,一是猶太人一向視撒瑪利亞人為不潔,二是猶太人中女子的地位低微,一個猶太男人怎會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呢? 婦人提出了問題,但耶穌卻沒有回答她,他只是告訴她若知道這個跟她說話的是誰,她必會求他給她活水。婦人問他為什麼,耶穌告訴她她需要甚麼,婦人道出了人的問題,耶穌道出了人的需要。 談道的人需看見的不是人的問題,而是人的需要。未信的人肯定有問題,甚至信的人也會有問題,何奇之有。正如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着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着」(馬太福音九章12節)。未信的人會有問題,信的人要提供答案。很多基督徒以為非信徒只是吃吃喝喝,追求生活中的享受,有些更行為不檢、道德敗壞,視他們為「不潔」,避而遠之。如此基督徒枉稱基督徒,因為仍不明白耶穌基督之「道成肉身」,更不明白「神愛世人」的意思。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醫生,何等顯淺的道理但基督徒往往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喜歡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內,留守在教會的四面牆內。 人是有問題但神有答案,基督徒生活中會遇到很多「不能接受」的人,但他們要「接受」福音;基督徒生活中又會有一些認為「無可救藥」的人,但基督徒要知道「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馬書一章16節)。「人非有信,便不能得神的喜悅」(希伯來書十一章6節),但人非有信也不能與人談道。談道的人必須相信福音能給人有答案,不要看見別人的問題,要看見別人的需要。


第二段對話:生活與生命

婦人聽了耶穌的回覆後大惑不解,他問她要水,為何又聲稱可以給她活水?他又沒有打水的器具,如何給活水呢?在她的腦海中,她一直在想的是井裡出來的水,甚至提及這井的來源。在她的心目中,雅各是他們的祖宗,也是民族的偉人,他打出這口井供後人有水,但如今她眼前的人問她拿水喝,然後還聲稱可以給她活水,實在難解。 婦人想的是人開的井,井出的水;耶穌談的是神開的井,心中的水。婦人要解的是肉體的渴,耶穌要解的是心靈的渴,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天轅北轍,實有天壤之別。基督徒今天談道可以由生活開始但絕不能止於生活,可以由表現開始,但不可以止於表面。 基督徒可以很熱心請未信親友到教會,但不要忘記到教會不是福音的目的;基督徒也可以很熱心請未信親友參加教會小組,但參加小組也不是福音的目的。基督徒不要把媒介與目的混為一談,人可以參加很多的宗教活動,但不一定會有生命的改變。媒介不是目的,活動不是生命。也有基督徒為表達愛心,關心未信親友生活上的需要,盡力提供所需之幫助,這也是一件美事,但生活與生命是兩回事。基督徒不要只停留在改善生活而忘記改變生命。 基督徒不要因為未信親友來教會便心滿意足,拯救人的不是教會是救主。基督徒也不要忙於行善而忘記談道。在五餅二魚之神蹟後,眾人找耶穌,耶穌提醒門徒「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約翰福音六章27節),隨後耶穌又進一步解釋「信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神的工」(約翰福音六章29節)。


第三段對話:改善與改變

耶穌清楚地提出人裡頭的泉源,又提及永恆的生命,但婦人依然想的只是生活中的需要。耶穌從對方的問題轉至對方的需要,由表面的需要轉至內裡的需要後;如今再由生活的需要迫使婦人面對生命的問題。耶穌要她帶她的丈夫來,如此一問便道出了婦人生命中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耶穌指出婦人已有五個丈夫,但沒有說出是否由於丈夫去世而一而再、再而三改嫁他人,但最少耶穌指出她現今的丈夫不是她的丈夫,一語道破了她的問題。 耶穌應許她活水,但她必須正視自己的問題,先破而後立。人要解決問題便要先面對問題,不單要面對問題,更要面對真正的、重要的問題。耶穌談及人裡面的活水是很有意思的,人表面的問題仍是源自內心,看不見的問題行為乃是源於看不見的問題心態,人想得不對便行得不對,人心懷不軌便會形之於外。 婦人要水,耶穌要改。婦人要生活的改善,耶穌要生命的改變。基督徒把未信親友帶到教會,當然可以有群體的幫助,可以認識朋友,又可以因此而改善與人的關係、改進家庭的生活,這些都是好的。但生活中一切的改善都會止於一生之終,但生命上的改變卻會延至永生,這便是耶穌所說的「直湧到永生」的意思。 從問題到需要,從生活到生命,從改善到改變,耶穌一直沒有離開她的需要,要把婦人帶到永生神的面前,讓她可以有活水,可以一直湧到永生。


第四段對話:逃避與正視

婦人沒有正面回應,她選擇了逃避問題,她轉了話題,說及敬拜的地方。耶穌很技巧地指出真正的敬拜不是地方而是心態,人要以心靈與誠實來敬拜神。心靈與誠實也可以說為誠實的心靈,耶穌再一次觸到婦人的深處——內心需要的活水,面對自我的誠實。婦人無所遁形,她又再一次轉移話題,她說彌賽亞要來,到時再說罷!她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問題但不是現在處理,她要逃避但耶穌卻要她面對,他告訴她不用再等了,現在與她說話的便是彌賽亞,直接了當,一針見血。 人要逃避神,神要人面對自己,面對神。真理或真相往往都不是好聽或易聽。正如第一章提及道成了肉身,來到世上,但世人不認識他,黑暗不接受光。基督徒不要逃避不說真理,人會逃避,基督徒不要逃避,要正視。耶穌說完之後,婦人居然連打水的水罐子也留下,進入城中宣告說:「莫非這是就是基督?」婦人真的改變了,看見了需要,看重了生命,改變了自己,正視了問題。更寶貴的是她改變之後,她回到自己的城中,引領更多的人改變。這也應驗了耶穌所說的「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四章14節)。 人的本質是不要神、不要真理、不要光,人的本性是拒絕神、否認罪、不要十架,因此人會逃避、人會拒絕,但傳福音的人要持定福音,注目十架,不偏不倚,一直把人帶到神面前為止,因為人是有需要,人的生命要改變,人要正視自己生命的問題,否則人是會喝了還要再渴,直至他找到活水的一天。


結語:

談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卻是一件重要的事;談道是一件難事,但難事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歷世歷代千千萬萬的人因為基督徒的談道而生命得到改變,今天神也要用你用我,用每一位基督徒為祂談道,與人談道,以致人的需要可以得到滿足,人的生命得到改變,人的問題得以正視,這是神的心意,這也是信徒的使命。 很多人信主並不容易,很多人帶人信主也不容易,但「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馬書一章16節)。既是如此,每一位基督徒便應勇於傳道,勤於談道,讓道成肉身的道可以使更多人得生命、得活水、有永生!

作者保留版權

聯絡我們
地         址: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下午5: 3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         話:(852) 2409-1233      傳         真:(852) 2615-9806
 

完成提交!多謝!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或填寫訂閱電郵

多謝訂閱!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