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是否仇富?(上)
最近有機會於天水圍一堂會分享信息,經文是雅各書二章1-13節;促使筆者再次思考貧與富之間關係的信仰反省。被稱為「公義的雅各」﹙Just James﹚於第一節立論:「不可按著外貌待人」(和合本),「不要偏心待人」(新漢語譯本)。「偏心待人」原意為「睇人面口來做人」,單憑對方外貌打扮而有不同的對待。 倘若把經文例子應用於現今中產堂會:「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你們就重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坐在我腳凳下邊。』」(二2-3)基本上,堂會對任何階層人士皆表示歡迎;堂會座位也不存在「貴賓席」。堂會崇拜與聚會並不存在「對人有歧視」(二4,新譯本);然而我們要深入思考是「窮人」在教會可有位置? 現時流行的「城市轉化」論述是「重富輕貧」,這類「成功神學」強調要得著有權有勢人士,從而在七座「大山」或領域能夠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筆者同意基督福音要「上流化」,富人也需要悔改進入上帝國度;福音同樣要「下流化」,讓更多貧窮人經歷拉撒路的福份(路十六19-31)。可惜是筆者甚少看見教會內「劫富濟貧」的行動,反而是合理化,甚至對有錢的信徒歌功頌德。 中大亞太研究所公布的「香港貧富懸殊研究計劃調查結果」(2011年12月1日),六成受訪者認同現今政府政策向有錢人士傾斜。倘若現今社會仇富情緒高漲,聖經又怎樣看待窮人與富人?筆者過往也抱著聖經不會歧視人或偏待人來理解;「你們施行審判,不可行不義;不可偏護窮人,也不可重看有勢力的人,只要按著公義審判你的鄰舍。」(利十九15)整體而言,神本身是不偏待人的(羅二11;弗六9);然而仔細研讀,聖經反映的神觀是特別關愛窮人,上主優先選擇與窮人為伴;神對富人是不留情面的(太十九16-30;路十九1-10)。 雅各理解真正的「虔誠」或「宗教」,「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一27),為何不少堂會在資源分配方面只顧堂會本身發展,卻嚴重地忽略了窮人的需要?「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嗎?」(二5)耶穌從不說:「你們有錢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路六20),相反是窮人在神國有份。聖經有2,000節經文提及神對窮人與公義的態度,大多經文對窮人存有正面態度,而富人多是否定或負面的態度。 我們存平常心讀聖經,不抱有任何成見,不難發現聖經信息基本是對「富人」不友善的;耶穌也與有權勢的尼哥德慕(約三1-21)來往;但他更多與低下階層與社會邊緣人士為伴。他對富人的直接或間接要求是與窮人分享物質的豐盛。聖誕節的喜訊不是神兒子成功佔領浸會醫院的產房床位,他只是卑微地生於公共醫院以外的「非人住之地」((路二7)。馬利亞的「尊主頌」:「他使統治者下台,使卑微者高升;他讓飢餓的人飽享美食,使富有的人空手離去。」(一52-53,新漢語譯本) 基督道成肉身,進入人類世界;詩歌「聖誕佳音」﹙The First Noel﹚正要宣告:「天使初報聖誕佳音,先向田野貧苦牧人。」當聖誕節成為有錢人士狂歡消費節日,教會節目也是照樣消費一番;我們要反思怎樣重新「佔領聖誕節」,不斷更新這節日的真正分享精神?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www.hkcrm.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