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發掘

(引言:今期〈發掘〉繼續以筆者優化「基督教新媒體研討」網站的經驗,與大家共同思考教會、福音機構及基督徒可如何透過多方嘗試、細心調節,發掘材料的潛在價值,優化受眾體驗。) 「聚沙成塔」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成語。看來毫無作用的黃沙,只要經過累積、善用,亦能讓其潛在價值得以發揮,更何況是本來就有重要作用的福音和牧養材料呢?累積的下一步是發掘其潛在的價值,目標是以不同的表達、形式、配搭等與受眾的需要接軌。

多方嘗試

筆者在一開始參與基督教新媒體講座分享的時候,由於數量不多,因此筆者只分別把影片和簡報放到YouTubeSlideShare作分享。但後來講座數量漸多,同時亦覺得把影片和簡報分開擺放,對使用者很是不便,於是就把這些講座的材料予以整理,亦加入網上能找到的其他基督教新媒體研討的影片及簡報,製作成為「基督教新媒體研討」網站。 在製作網站的時候,筆者嘗試不同的方法,發掘這些新媒體研討材料對瀏覽者的潛在價值。首先,筆者把同一個講座的影片和簡報放到同一篇貼文(Post)當中,令讀者可一邊觀看影片,一邊自由翻閱簡報,提高瀏覽的便利性。後來慢慢再一步一步改進瀏覽的選項,例如加入按講者、主辦機構、專題等的分類、加入不同的關鍵字方便瀏覽者搜尋,亦仿效TEDTalks加入按影片時間長短分類。 相比最初用YouTube和SlideShare的處理方法,這個整合作法為這些材料提供顯著的增值,例如WordPress有極佳的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功能,令有興趣的讀者很容易就能透過Google和Bing等搜尋引擎以「基督教 新媒體」等關鍵字組合就能找到這些材料。同時,由於有一個整合的大本營,有興趣的讀者在瀏覽完有關資料後,可進一步使用標籤及不同的分類功能在網站中搜尋更多相關的材料,進一步深化其了解。 然而,這是否就足夠呢?


影片:What’s left to explore?@YouTube

細心調節

筆者問了自己一個與上面影片主題相類的問題:「還有甚麼可以發掘,作進一步改善,為瀏覽者增值呢?」細想之下,筆者發現有幾個主要問題: 1.不少講座都超過一小時,有些更長達兩小時,瀏覽者不容易一次看完; 2.瀏覽者可能只對某個講座中部分內容有興趣,雖可用標籤找到講座,但卻難以在當中選取相關部分瀏覽; 3.講座內容只是籠統的概述,瀏覽者不容易從中了解影片的具體內容; 4.把貼文分享到Facebook等新媒體平台時,由於文中只有影片及簡報而沒有圖片,Facebook在擷取縮圖時就只會用WordPress的預設圖示,令每篇Facebook貼文驟眼看來沒有分別,容易令讀者以為是已看過的材料; 5.由於網站的首頁是顯示最近的幾篇貼文,而貼文中的影片和簡報所佔篇幅甚大,令瀏覽者不容易對最新的內容作快速概覽。 當考慮到這些問題後,筆者對網站內容的舖排作出一些調節: 1.如內容合適,就會把一個講座分拆成幾個部分,縮短每段影片的長度,並令每段影片有清晰的主題; 2.在每篇貼文的開首都加入一張與內容主題相關的圖片或相片及一小段文字作楔子,讓瀏覽者對影片內容有更確切的了解,同時亦令貼文被分享到Facebook時能適當擷取圖片/相片及楔子的文字,讓Facebook的讀者都能扼要地掌握貼文內容。 3.在網站首頁只把貼文的圖片與楔子作為引子,讀者要選取貼文才可瀏覽到影片及簡報,令讀者可快速概覽最新內容。 4.在每篇貼文中適當地加入延伸閱讀的連結,讓讀者可進一步深化對該主題的了解。 以前曾作過粗略估計,香港每年新發表的講道材料超過十萬篇,其他的福音和牧養材料更是不計其數,但似乎不少教會及福音機構都頭疼於如何可在這些累積的材料中發掘出新的價值。那種情形,有點像阿里巴巴明知石門後就是寶藏,卻苦於不知道密碼一樣。 發掘福音與牧養材料的潛在價值是要經過多方嘗試、細心調節,是要從受眾角度出發,一點一滴積聚經驗,優化更新。新舊材料並重,互相配搭,能令教會和福音機構發揮協同效應,善用資源,發揮更大果效。希望筆者分享的這個簡單經驗能為教會及福音機構帶來一些啟迪。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節)


延伸閱讀:

1.「基督教新媒體研討」網站 2.TedTalks: Nathan Wolfe: What's left to explore?

互動平台

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netfish.hk 漁翁撒網.基督教新媒體運動:http://netfish.cc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