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常常開會?
華人教會文化陋習之,除了是「聚會主義」之外,另一則是大大小小會議甚多,也可稱為「開會主義」(meeting-ism)。照常理來說,我們自中學生年代開始,已慣性開會,我們應是「開會專家」,開會一事問題不大。然而,筆者的觀察是不少教會在位領袖要無奈地召開會議,與會者也是痛苦地忍受會議。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人們開會集體討論時,往往與他人互相比較,如果對方表現突出,自己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影響腦部運作,從而令人智力下降。專家指出,當與他人比較時,腦部的「杏仁體」與恐懼、焦慮等情緒相關部分會受刺激而變得活躍,從而影響智力表現。筆者不全信是項研究,但開會多了有時確會叫人「笨下去」。 開會的作用是思想與意見交流,從而使所討論的事項能集思廣益,有更完善的方案出台。然而,教會好人甚多,我們多會察言觀色,有異見者多不在會內,這便形成了「集體迷思」(groupthink)。在某些圈子裡,問題更為嚴重,因為所有開會者的腦袋與思維是一式一樣的。倘若在某些課題,開會者自知本身偏向甚大,不妨擴大會議,如公聽會或交流會。 不少人喜歡開會,因為開會能夠免除個人承擔責任。當我不想獨自承擔責任,最好就是開會;會一召開,就變成了「集體責任」。任何失誤就有合理的說明:「這是執事會或董事會的決議。」(潛台詞是不關己事)當我們明白了這點,發現開會的遊戲是「越有爭議性的議題,就不在會中討論」;因為主席或開會人士認為在這議題不容易達成共識,還是留待日後討論,最後是不了了之。於是有些會議只能討論瑣碎的事務,如「影印機要更換,要選擇哪個牌子?」 開會多了,更會加增「惰性思考」,就是不知不覺間接受了事務一切如常運作,過去如是,現今如是,將來也是一樣。「官僚主義」最大問題正是「惰性思考」,根本不用思考,一切照過往做法便可。正因為不少開會者懶得用腦,開會越多則會越笨。 開會更大的問題,原來開會者只喜歡會中有發言權,暢論一番;每次開會來來去去只是重覆過去的事務,根本沒有人執行決議事項。當筆者領教過這類會議之後,儘可能可免則免地減少出席。也許與友人把酒或茶言歡,好過會議中比試口才。教會中人要問:「教會為何要有開不完的會?」「開了會是否表示事工已作出處理?」「怎樣減少開會卻能加強溝通?」 若再要思想,可參考Patrick Lencioni著作,書名為《死在會議中》(Death by Meeting),開會者寧願看電影,也不能忍受沉悶無比的會議!這也是開會時iPhone與iPad的好處!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www.hkcrm.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