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再談「聚會主義」

筆者於08年曾撰文表達「聚會主義」一直影響華人教會的健康生態。教會的正常聚會(如崇拜、團契/小組、主日學/聖經課程、祈禱會等)是需要的,而「聚會主義」背後的思維是信徒越多參與或出席聚會,就越能提升靈命。筆者已引用美國柳樹溪教會的「教會揭示」(Reveal,2007年)指出大多聚會對初信者效用最大,對成熟而有事奉的信徒效用最低。 換言之,堂會培育信徒靈性的進路,聚會有一定程度的效用,卻不能解決或處理信徒成長的課題,這便是「個別牧養」或「靈程導引」在當中要起的作用。30年前,堂會團契導師或教牧一般的職事,就是個別約見團友,就其升學擇業、交友戀愛、信仰成長表達關心,並給予指引。現今,堂會大多牧養逐漸失掉對「個體」的重視,於是「聚會化」或「節目化」就成了主流論述;導師或教牧的角色就淪為節目製作者。 當前,因應堂會聖經教導不足,於是神學院與機構等紛紛舉辦課程或講座。筆者肯定這些聚會有其價值與效用,然而當有關活動過度泛濫時,筆者並不認為是健康現象。筆者也是機構中人,明白「機構若不辦聚會,何以生存?」的森林定律。 倘若聚會或訓練能為堂會培育更多教導聖經的教師,筆者會肯定這些聚會或訓練有其延續的必需。筆者於堂會牧養時(有16年),反對外邀神學院講師(如是本身會友,則不在此限)教導主日學,便是這個原則。一旦堂會有了「超級教師」,短期效果是上課信徒多了;長遠造成是沒有信徒夠膽教主日學,而主日學生變成要有「超級教師」教導我,我才會上課。基本而言,本港大多聖經學習是扭曲與失衡的,只追求所謂「名牌效應」,並不是以建立信徒能「自行餵養」(self-feeding)的能力。 若果「研經法」在當今大行其道,信徒真的能掌握不同研經工具,並強化其學習能力,就能朝向「立己立人」,這才是「聖經教導」的提升。為何當今信徒埋怨教牧「餵養不足」?為何堂會聖經教導或主日學走向衰退(1999年全港教會有32.8%參與,而2009年為24.2%)?為何教牧不重視基督教教教育,卻偏好教牧輔導? 教牧不要「移植」外面神學院或機構聚會或課程入堂會,一旦信徒的靈性「外判化」,也不能分辨好歹時,或「崇外抑內」,只會造成困局,就是教牧要不斷泡製更有入座率保証的節目,而信徒同樣對聚會存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忘掉了是「心竅習練得通達」而非耳朵能鑑察講員是否講得好。 教會要回歸「牧養個別化」,卻是不易;因不少教牧已習慣了經營程序與節目;個別約見不是輔導,會是甚麼?整全牧養,需要有組織;然而不入組織的離群之羊,牧人也要尋找,要指引。當信眾要參與聚會時,我們要再思:「我出席這項聚會,為的是甚麼?」 (按:多謝張國楝就上期講章式文章〈日用飲食的信仰反思〉的回應,筆者撰寫的不同類型文章,有些思想確是鬆散的,請張兄放我一馬;有些文章有時會一派胡言!)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www.hkcrm.org.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