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二、人不可以貌相,一生憑信前行

“人不可以貌相”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可以憑人的外貌來判斷一個人。在我剛剛開始事奉的時候,人會給予機會,人會包容體諒,自己也會小心把握,用心學習。日子久了,別人對自己的期望會提高,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會改變,自己也會有放鬆的危險,甚至有自持的表現。 神學院剛畢業時,每年只講幾次道,加上團契祈禱會中的分享,一年也會有十多次的機會。每次也真的會戰戰兢兢,謹謹慎慎地準備。講道多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每年由十多次到如今近二百次。再加上自己在牧會三年後加入了機構,在機構中服侍,在不同教會,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國家中講道與教導的機會日漸增加。在人的眼中,我是有經驗了,老練了。別人對自己或自己對自己的信心增加了,自己便會開始沒有以前那麼小心,那麼用心。身邊熟悉關心的人,也會開始擔心憂心。 經驗是好的,成功也是好的,但好的事物往往也有它內在的危險,人一旦不小心,便會使好事變壞事。更嚴重的是,人的盲點住往是看不見的,而成功又會沖昏人的頭腦。在教會久了,我們都會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 (撒迦利亞書四章6節)。我們又會引用主耶穌的話,“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 (約翰福音十五章5節)。但話雖如此,心真的如此信嗎?行出來的也真的如此嗎? 久不久會有弟兄姊妹基於我過去的經驗,又或因為曾有的果效,以爲我每次的服事都已經習以為常,輕而易舉,很多事到我手中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人不可以貌相”,多少次我在夢中都在寫講章,多少次我會執筆忘字,多少次我會帶著沒有把握的心情踏上講台,這些又有誰可以看出,這些又有誰知道。

在聚會前我習慣在會場中走來走去,一邊禱告一邊重溫要講的內容,這是我安靜集中的方法。有人看見,會關心地鼓勵我不要緊張,間中又有些人會問我講道已那麼有經驗,為何還會緊張。我的反應往往是先問對方為何講道多了便不會緊張,繼而解釋我不是緊張,而是慎重,是看重。 每一次的講道,每一次的訓練,每寫一本書,每寫一篇文章,每一次與人討論,每一個開會的決定,往往之前都不知結果如何,甚至之後又不知自己是如何完成的。但自己明白是憑信踏上講台,開始訓練,下筆寫文,開口討論,每一次都要提醒自己過去一切的經驗果效都要放下,不能取代對神的信靠,要因信開始也要憑信完成。自己不會想自己有多少把握,也不會想果效要如何,只要全力以赴。 如上文所說,經驗與成功有好的一面,也有危險的一面。自己也會常常被困在其中,沉睡了,沉醉了。到自己醒過來,會為不合神心意,不合人需要的事奉而後悔。如此又睡又醒,又醉又醒的事奉一直伴著我的過去。自己所盼望的是睡與醉出現的次數可以愈來愈少,而醉與醒之間的時間又可以愈來愈短。 “人不可以貌相”,我與每一位服事神的工人都要自己小心,也要別人關心,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十一章29節中所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 我們每一位服事主的人,真的要明白不要依靠經驗,不要依靠成就,乃是靠對神的信靠才能成事。因此,不要數算自己的經驗,不數算不是不知道,但知道不一定要數算。要為成就感恩,不要為成就自豪,感恩與自豪是截然不同的事。 工人也要認定,人離了神,真的不能作甚麼。親近神的得力習慣,禱告神的依靠心態,絕不能少。不要因為人忙了而不親近神,也不要因為事多了而不倚靠主。慎重是好的,警醒是需要的,甚至悔改也是必須的。要為別人守望,也要為自己小心。“人不可以貌相”,對人對己都不可以。一生要憑信而行,不能靠己要靠神。失敗不是定局,錯而不改,倒而不起才是。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希伯來書十一章6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