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鍾俊彥──
即興X舞台X青少年

系列

人前人後

鍾俊彥──
即興X舞台X青少年

鍾俊彥

15/8/16

《明報》2016年8月16日/《AM730》8月19日 「我是誰?」,年輕人在成長階段都在問,都渴望找到自己的舞台和角色,能發揮和肯定自我。今天的青少年需要一個怎樣的舞台?作為父母、老師、長輩,又是否真的明白?回看鍾俊彥Titus走過的路,其實與一般青少年很相似:不算熱愛讀書,對成長很迷惘,找工作擔心入錯行⋯⋯但走到今天,已經知道自己正走上一個適合自己的舞台……

劇場開始了! 沒有指定劇本,演員沒有指定角色。觀眾是參與者,提供角色、題材和場景……從劇本到演出,是互動是即興;觀眾與演員,皆有無限驚喜。 即興,還可以機動地回應社會。


“如果你珍惜朋友,可以主動約出來見面嗎?”

認識Titus,是在今年三月。社會氣氛一片陰霾,年輕人放棄生命的新聞,分外震動人心;成年人慌了,家長焦慮了,一時間年輕人成為被追蹤、被了解、被關心的對象。大家都說要對話,要支持,卻不知從何入手。在機構任職社工的Titus運用「互動即興劇場」意念,鼓勵一群年輕人即興的拍攝了一個音樂錄像《絕處生花》,為正面對學業、人際等壓力的青少年打氣,也鼓勵身邊的朋友多一份主動關心。影片上載到社交網站,得到了許多鼓勵與認同的「讚」。 「我們都習慣了WhatsApp,但文字可有感情?如果你珍惜朋友,可以主動約出來見面嗎?」 當時還沒有流行“Pokemon GO”,Titus的心意就是希望大家都出來見見面,聊聊天,談心事。他相信「互動即興劇場」能有助青少年建立自信,改善社交,培養正面思考;而即興劇場打破戲劇和觀眾的隔膜,正是能跨年齡、跨界別打開溝通之門。果然是社工的思維。 鍾俊彥人如其名,一派青年才俊的氣度,談吐溫文而有自信,談到如何以舞台幫助青少年時,眼裏閃爍著光芒,很難想像他在青少年期是一名毫不起眼的小子。他與無數身處中游的學生一樣,不是成績最好,可以吸引老師們的欣賞;但也不是行為差劣,讓訓導老師和社工主動「關心」,他們在學校裏好像無形的生物一樣,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理想,更不代表他們不需要一個自己的舞台。 劇場可以即興,角色可以即興,但自己人生的劇本呢?Titus的高考成績是3F1E,中七畢業後做過賽馬會、教過小學生話劇、做過電視台製作助理,在走上才藝訓練的路之前,與不少青年一樣,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就算身為社工,也曾質疑過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到人。對人生,Titus充滿問號。


“參與過的青少年,都樂在其中”

Titus一直希望把自己熱愛的表演藝術,融入於助人的專業上。當年讀社工,苦思助人能力是否實在,他的實習導師建議他把舞台興趣與社工專業給合,後來加入基督教信義會的「香港青年才藝學院」,投身於「互動即興劇場」(theatresports),更成為這項目的註冊導師。Titus找到了自己的舞台,那可不是自己預定的劇本。他相信,替他人生設定角色和劇本的,是他信仰的上帝。 「互動即興劇場」是以戲劇為主的競賽活動,讓不同隊伍的演員即席在舞台比拼,參加者要發揮創意、與人溝通合作,以及即時解難(problem-solving)。「這些都是在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所需要掌握的。」 “Theatresports”於1977年由加拿大著名戲劇家Keith Johnstone所創,結合了戲劇(theatre)及運動(sports)元素,觀眾與表演者互動,由觀眾提供比賽的題目、角色及場景,雙方都體會到即興創作和競賽的爆炸力和感染力。Titus希望從中啟發青少年正向思維,透過表演帶給觀眾正面信息。 「即興劇場在香港還是比較新的事物,但參與過的青少年,都樂在其中,甚至因為有機會在競賽後拍攝音樂錄像,以及在街上公開表演“open dance”,自信得以提升。」 Titus特別看到即興劇場對教育體制上不那麼成功的學生的影響:「成績好的學生,很多東西他們都可以掌握。但成績不好的學生呢?」他相信,劇場就是一個成功的舞台,讓學生表現自己,建立自己。事實上,當年選擇讀社工,也是因為得到教會朋友的支持和指點。他亦深信,只要社會以不一樣的眼光看青少年,多肯定他們,上帝會帶領他們走上一條最適合自己的成長路。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對於今天不少青少年抱怨沒有機會,Titus認為青少年與社會各有責任,青少年首要做好自己。「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是他的信念,意即如果你是一朵花,只要盛開,蝴蝶就自然飛過來。「同樣,青少年可有首先積極做好自己?否則機會來到時,是否有能力去把握?」 還有,青少年面對問題時最輕易做的選擇──逃避,Titus認為是這一代青少年需要跨過的。「我自己也是很想逃避,例如不想做文件工作,但要成長,就要懂得對別人交代,心理上要夠“Tough”,逃避不可以解決問題。」因此他要求參與「互動即興劇場」的青少年提交準備資料,藉此希望他們學習堅毅地面對一些想逃避的事情。 話說回來,問題大多在青少年身上嗎?不少人說青少年難教,動輒以「廢青」來標籤那些不循正規路徑走的青少年。但在Titus眼中,反而是成年人設定的模式太死板、太單一。「不念大學就不是循規蹈矩的學生?打機的就是廢青?甚至有些青少年在課餘兼職賺取生活費,都會被人叫廢青。」


“請成年人不要一下子就把青少年的想法打倒”

他認為其實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但要面對社會的壓力,因為社會的主流價值與他們的很不相同。「我們的社會階梯很窄,好像前幾年那篇道出『屋邨仔』標籤為『貧窮』及『無出息』的『公屋潮文』,成年人眼中只有錢和樓。」這讓成長中的青少年很迷惘,反而看不見理想。他所認識的青少年,是愈打壓,愈要做出來,證明他們的路是可行的。傳說中的「世代之爭」,是真的嗎? 「請成年人不要一下子就把青少年的想法打倒,請給他們機會,讓他們知道路可以怎樣走,而不是勉強他們走那些特定的路。」他認為,青少年需要成年人支持他們所選的路,而不要強迫他們跟從這個已過度功利和商業化的社會。 「在許多年輕人心目中,手工藝創作都可以是出路;香港的青少年有潛質做創意工業,那麼可以請成年人不要只向錢看嗎?」是的,近年在田間、在市集,都看見年輕的農夫或手作者身影。如果願意相信,年輕一代或可帶領我們看到這城市新的風景。 下一里路,Titus心中已有劇本,就是走向幼兒教育服務的舞台……。即興劇場從來不是單一價值,人生的路亦如是。

聯絡我們
地         址: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下午5: 3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         話:(852) 2409-1233      傳         真:(852) 2615-9806
 

完成提交!多謝!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或填寫訂閱電郵

多謝訂閱!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