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笑,如陽光般燦爛

系列

証焦點

笑,如陽光般燦爛

陳善文

6/2/14

(am730,2014年2月7日) 自小患上先天性肌肉萎縮症的陳善文,雖在溫室家庭長大,但面對日漸衰弱的身體、無止境的疼痛煎熬,活著就如等候死亡。直至一個燦爛的笑容如陽光般投進她的心靈,使她重燃對生命的熱情。

善文在三歲時確診患病,老人家都說她「腳頭不好」,會剋父母,最好送給別人撫養。但父母卻認定「既然把她帶到世界,就有責任照顧她到底」。小時候,陳媽媽帶善文上街,總有人投來不友善的目光,甚至說出一些難聽的話:「他們不知做了什麼壞事,才會有這樣的孩子。」當中的壓力可想而知。但旁人越是冷酷,就越激發陳媽媽保護善文的決心。「媽媽精明能幹,從小到大貼身照顧我,忍受我的小姐脾氣。每次我做手術前她都把細節問得一清二楚。小學學位難求,她總不放棄為我爭取。爸爸則溫文爾雅,愛整潔,總替我們把玩具消毒乾淨。雖然很少談心事,卻會寫信關心我。和爸爸最親密的回憶就是中學時他抱我上校車那一刻。雖然家裡不富有,父母卻總是給我最好的。」這份到底的愛,就如上天的恩賜,一直呵護著體弱的善文成長。


「這個世界與我無關!」

「這個世界與我無關!」雖有父母關愛,但善文自知身體只會不斷衰歇,對未來沒有一絲的盼望和憧憬。從小到大她總是不苟言笑,彷彿用沉默來控訴生命的殘酷。「童年的回憶都是進出醫院,面對各種手術和治療的痛苦。在五歲時,一次手術後醒來,我躺在又大又黑的觀察室,腳部包裹著石膏,身上蓋著厚厚的毛氈,四處卻空無一人,我感到好像被一塊巨大的石頭壓著,心裡很害怕!我深深明白到,人生的痛苦很多時候只能獨自經歷和承受,就算至親的人也幫不上忙。害怕又能怎樣?我只能強忍。」 在無望無助的生活中,唯一令善文感興趣的就是上學讀書。她聰明、記憶力強,成績很好。但中四時病情惡化,醫生勸喻她必須停學,全面靜養。「當時我連唯一的生活目標也失去了,我很絕望!甚至想輕生,但身體卻虛弱得連自殺的力氣也沒有。每當看到笑臉,我就稀奇為何別人能笑得那麼開心,暗自羨慕。」


天使的微笑

自小接觸基督徒護士,善文對基督教一點也不陌生,卻非常抗拒。「我覺得耶穌根本不會明白我有多痛苦!然而中四那年再次住院,醫院來了一位新的基督徒護士,她整天笑得很開心,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樂深深地吸引我。她主動接觸我,又送給我很多見證集。有一次我聽陳敏兒的錄音見證,她說她一直外表裝強,心中卻害怕,『如果去世,會否有人留戀記念自己?』聽到這裡我就哭了,因為這正是我的心聲!耶穌彷彿藉此告訴我,祂明白我。」 善文決定相信耶穌後,身體狀況並沒有改變,心境卻煥然一新。「我覺得身邊的一切都很美好,連厠所也變得很漂亮!要不是耶穌,恐怕我早已活不下去;但現在我找到了生存意義,活著是為了讓人見到耶穌,也要珍惜身邊的人。這次輪到醫生問我為什麼笑得那麼開心。」 聖經約翰福音七章三十八節,耶穌說:「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意即耶穌使信他的人心靈得飽足,又藉他們叫別人得福氣。一個真誠的笑容就是生命的流露,能夠溫暖人心,吸引人尋求上帝。

聯絡我們
地         址: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下午5: 3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         話:(852) 2409-1233      傳         真:(852) 2615-9806
 

完成提交!多謝!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或填寫訂閱電郵

多謝訂閱!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