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
人前人後
既搶救性命也救靈魂
史有毅
23/4/19
「你 們 所 遇 見 的 試 探 、 無 非 是 人 所 能 受 的 、 神 是 信 實 的 、 必 不 叫 你 們 受 試 探 過 於 所 能 受 的 . 在 受 試 探 的 時 候 、 總 要 給 你 們 開 一 條 出 路 、 叫 你 們 能 忍 受 得 住 。」哥林多前書十章13節 醫生救人是天職,可是救人身體之餘,還有空間拯救靈魂的,卻不是每位醫生都有機會做到。能願意拯救靈魂的醫生,都有一種在艱難中對生命執着的熱誠,尤其是在公營醫療體系每天都壓力「爆煲」的香港。
公立醫院是一個戰場,每天醫護人員都要在極有限的時間內,救治衆多的病人,難怪每位病人「分派」得到醫生護士關懷的時間是如此有限。然而,仍有不少醫護人員盡力在治病之餘更醫治病人的心靈。在公營醫院急症室擔任主管工作的史有毅醫生,也是其中一員。 能成為一位醫生,自然是一位能幹之人。史醫生於90年代初醫科畢業,在行醫短短6年多已經擁有3個物業,是很多香港人眼中成功的典範。但成功背後,心靈卻十分空洞。雖然他因太太的關係,在醫科畢業後信主受浸及返教會,但卻只是真的「返教會」,人到心不到,心底裡沒有想過要倚靠神。「可能因為我自小父親已不在,讀書生活賺錢都要靠自己努力,因此習慣了在自己的世界中行走。」
走在自我世界悔而重回主懷
一心工作只為升職賺錢,代價亦因此而來。就在他30歲之時,史醫生的心臟出現問題,後經診斷雖幸而沒有大礙;但手持的物業在97年的金融風暴中全變成負資產,以及當時他要應考的專業試,因合格率低,亦帶給他極大壓力。這種種難處都令他重新反思人生的目標和意義,「初步」悔改歸回神。「但其實自己還是『有事鍾無艷』,困難過去後就忘了神的恩典。」 直到8年前,女兒進入青少年期,因反叛帶來的家庭緊張關係,才令他真正回轉。「可能是我以前太專注賺錢及自己興趣的發展,教養女兒的工作全交給太太,結果在她進入青少年期與她發生很大的衝突,令我反省到自己對天父,何嘗不是如此叛逆?」因着這些經歷反思,他體會到天父無條件的愛,開始真正回轉歸向神,而神亦在這時間,交付他在醫院裏展開搶救靈魂的使命。 那時候,神帶領他晉升至一個急症室位置不多又不用輪班的顧問醫生崗位,讓他有更多機會及時間可以接觸一些住院病人。但這崗位競爭激烈,他亦因爲這晉升面試帶來的壓力而失眠或夜半驚醒。神卻給他一句平靜心靈的說話:「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言21:1)令他意會到神在掌管萬事,於是平安就在他的心裡,安然去面試。藉着神的感動及聖經啟示要走的路:他開始在醫院向病人及醫護人員傳平安的福音,史醫生也就在他的辦公室開始和一些基督徒同事開小組,定期一同來查考聖經。 「原來不少醫護人員,都曾經信主,現在卻離開了神。」工作壓力、人際關係……離開原因很多,但神就使用史醫生,把這些心靈破碎的醫護者帶回神面前,讓神親自治療他們。
熱切救人靈魂 成就重生神蹟
除了醫護,帶病患者信主亦是史醫生的負擔。這些年頭,他已不下傳福音給二至三百位病人或家屬。他在工餘時間也會帶一些病人返教會,事實上,神就曾經藉着史醫生,令一位在極艱難中生活的病人,重新找到生存意義。那位病人是一名古稀伯伯,因病求醫,卻明言在治癒後辦完太太的身後事便會自殺,因他再找不到生存的意義。「他的太太曾戰勝癌病,卻在最近因爲癌症復發過身,他的長子患有自閉症,次子是病態賭徒,幼女對家人完全不理會。」 「他反問我:如果換了你是我,你還想活下去嗎?我今次治好了,處理完太太的身後事,我就要『落去』找她了。」作為醫生,他自然十分着急,於是就以《聖經.新約》中「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問那位伯伯知否一個人未曾信耶穌而死,靈魂會往哪裡去?沒想到伯伯前陣子曾在福音電台廣播中也聽過這故事,在與史醫生的談話中,他被神的愛感動,表示願意嘗試返教會,看看生命會否有所改善,才再考慮要不要自殺吧! 之後,史醫生亦邀請伯伯參加教會佈道會。當日,伯伯本來想推說有病而缺席,卻在佈道會開始了不久出現了。「他說當日早上與我講完電話後,自己嘗試祈禱了一會,病就竟然好了;然後他來到教會附近迷了路,之後向天禱告求問,後來又幸得途人指路,誤打誤撞就來到教會了。」神就是如此引領了這位伯伯來到衪面前,後來伯伯不單決志信主受浸加入教會,更帶着那患自閉症的兒子回到教會,享受從神而來的平安和喜樂————即使生活仍有艱難,但他已再沒有自殺念頭了。因着史醫生的堅持,神就使用他,給一些原本生活在窮途的人帶來盼望。 「醫生並不能解決病人所有的問題,一個人若找不到生存意義和盼望,就算痊癒也會沒有笑容,而只會哭。只有把病人帶回神的懷裡,他們才有真正的快樂。」史醫生相信,人類的醫學科技再先進,若沒有信靠並仰望造物主,人一生營營役役,賺得再多名利財富,最後都是虛空。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聖經.詩篇127篇1節), 醫護人員也是人,在沒有盡頭的壓力下,每天都要看很多不同的病人,你便會明白他們其實也沒有很多喘息的空間。但藉着神的愛,其實有不少醫護都很想可以與病人多談一會,醫「身」更醫「心」。只要我們願意聆聽神的呼喚,「身心靈健康」並非一句口號,而是我們能夠擁有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