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學習重要 生命主角更重要

系列

人前人後

學習重要 生命主角更重要

何玉芬

9/3/21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由呱呱墜地到成家立業,數十載之光陰,為的是好好裝備他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教育與其他行業之大不同,在於這不是一時三刻一年半載的經營,而是上十年二十年的長期教化薰陶。身為教育業者,本身自然也需要經歷長時間的浸淫與體會,方可在這愈來愈混沌的世道中,成為孩子們奔赴前路的明燈。 也許我們都對校長有太多的定型,以為他們都是年幼時就已經對未來充滿肯定。「當人生的事情發展不似預期時,生命就充滿疑惑。」曾經迷失人生的何玉芬校長說。(幸而,何校長是有信仰的) 何校長在中一時,已經因着當時就讀迦密中學的老師向學生們傳福音,知道人不能靠自己解決罪和惡的問題,因此接受耶穌為救主。中二時因為同學的質疑而重新決志信主,然而直到大學時,因為班上只她一人升讀中文大學,加上當時大學的自由氣氛,連批判信仰的科目也有,在沒有人給她引導下,她開始質疑自己所讀的是為了甚麼。「當時我會想:有能力去讀書,就等於要行人家指引的道路?」到有一天甚至連信仰也質疑,結果她的人生目標(生物學畢業後當教師)一下子就瓦解了,「走堂」成了日常。


頹靡灰暗不再 重拾真理台階

原來,當年何校長的家人希望她讀完中三,旋即投身社會工作,可以賺錢幫補家計。幸而有位好老師願花時間了解她的家庭狀況,鼓勵她完成大學才工作,始可真正改善家庭狀況。但雖然她因着這鼓勵選擇繼續學業,人生還是會遇上自我懷疑的時刻。「在大學裏,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領受、處理,做決定。而聽了多年的聖經,只要聽到第一句就知道下文,似乎也對自己找到出路沒有幫助。我需要重新去認識自我、確認自己。」 還好,現實中她曾經跟從的主沒有放棄她。「有一日早上(該又是走堂日),我躺在宿舍床上,忽然想起了《聖經》中耶穌曾說:我不是來召義人,世上連一個義人也沒有。我才忽然被『叮醒』了:我不是因為自己是義人才成為基督徒,故不能以人的方式去嘗試解決問題,我需要神的恩典。」於是那時神給她當頭棒喝醒了之後,她就找回那些曾經的中學好友,與他們重新跟神連結起來,這才令她在大學第三年重新振作;不單上課時改坐前排第一行,甚至一些不善教學法的課堂,她都可以「學到嘢」。


傳揚生命之道 教學仍需認真

畢業後,順理成章成為了人之患。何校長對教學有所執著,認為做老師,不單要在本業上做得好,在教學上能讓學生產生共鳴,提升學習興趣,她更希望可與青少年同行,藉以改變他們的人生觀。「作為一個基督徒老師,首要是懂得教書的專業,才可帶職事奉主,傳福音不能成為『hea教』的藉口!」 當時,她希望可以在基督教學校做老師,「與學生同行,需要一個相同的文化群體。」剛巧當時她的母校迦密中學聘請生物科老師,於是她就在這個她青蔥歲月曾經歷主的地方,付出24年的光陰去春風化雨。而她對教學的認真程度,甚至在於學期末會給同學們做問卷,以了解他們對其教學的意見,從而改善自己的教學質素。這在今天的中學都難以想像,更遑論是二十多年前的教學環境哩!


學生英年早逝 校長長久扎心

曾經迷失過,如今成為人師,何校長明白學業未必是每個學生心目中的首要,但仍希望學生們都能在短短數年的校園生活中,找到真正重要的永恆價值。「曾經有一年我擔任中四的班主任,班中有位成績很差但熱愛打籃球的男同學,當時我鼓勵他嘗試平衡學業與運動,但後來他缺課大半年,才知道他患上癌症。」 那時何校長與同學們為他禱告,然後有天他忽然問「可否只回校上課一天?」。「當時我的領悟是:他的生命可能快要完結,甚麼對他才是最重要?是學歷?是球隊?不,只有信仰才對那時候的他最重要。」何校長遂努力地向他傳福音,無奈到了他離開之日,他是否已然得救,仍是一個未知。而這學生帶給何校長的經歷,雖然時到今日,仍是讓她感到十分扎心:也許是出於對學生的痛惜,才會如此刻骨銘心。


全心愛護學生 輕看流言攻訐

在網上尋找何玉芬校長的資料,必然會找到2019年11月理工大學事件上關於她的爭議,她的個人手機號碼被公開,讓有需要的學生可以聯絡她,卻在網上被抨擊甚至抹黑。作為當事人,何校長透露原來當日發生了很多事情,現在回頭看,她相信都有神的安排。 她憶述事件經過大致如下:自2019年9月開學前,她與多位關心學生的教育界人士都不斷為此事祈禱,求問神他們可以做甚麼去化解衝突。而在理大事件發生當日,他的一位基督徒社工同事已經問她,可以做甚麼去幫助在理大的學生們避免暴力衝突,尤其當中有不少中學生。當日下午她與20多位校長們開了記者招待會,呼籲各方克制和對話、避免暴力衝突升級,經過與警方及多個團體協調後,只有何校長與其他6位教育界人士獲准進入理大校園,嘗試勸導和幫助留守的學生。 「當時由於沒有我任教的中學生在理大,因此我比較可以作為一個聯絡人,在理大校園內,與之前一同開記者會而未獲准進入理大的20多位中學校長聯絡,嘗試協助尋找他們的學生。」但意外地「如有學生被困Poly U可聯絡輔導教師協會何玉芬校長」這信息,連同她的手機號碼,卻火速在網上瘋傳開去,連帶其他中學校長都知道有此行動,結果多達60多位校長都在當天傍晚去到理大附近,也在當晚獲准進入理大協助學生。 「其實我的手機號碼,本來只打算給當日下午出席了記者會的20位校長而已。」她說,幸而神的保護下,至今沒有人借機用她的手機號碼騷擾她。


世情複雜 惟願休息、尊重、關愛、盼望

在社會事件下,何校長擔任主席的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提倡:休息、尊重、關愛、盼望,都是從聖經而來的原則,冀社會可以放下爭議和對立,以愛尋找出路。「我絕不認同黃藍對立,也絕不認同社會上只有一方是對,另一方是錯。黃藍雙方都以為自己是真理,但事實的真像更複雜。暴力(無論任何一方的暴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更不認同以《聖經》或歷史去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暴力。」 事實上,在9-11月,因着社會事件,不少學生們都會把校方視為對立面,因為校方象徵了高牆,但這其實並非事實,而經歷過理大一事後,學生們都知道校方不再是高牆。「老師和校長因為有其角色和身分,可能沒法做到學生期望的事情,但都仍可以與學生一同期盼休息、尊重、關愛和盼望。」 面對爭議,何校長認為當中盼望至為重要:「因為盼望源於對神的信仰,在沒有答案的環境下,相信神會聆聽我們的禱告,才令我們有能力去處理問題。」 面對愈來愈複雜的社會,學校作為社會的縮影,也同樣越見複雜。縱然世道如此崎嶇,但何校長相信上主的永恆價值,才是對學生們最重要的,這也是為何她作為傳遞知識者,卻以基督教為本的輔導和生涯規劃為職志。「作為老師,我的價值觀、生命榜樣,為何我會如此選擇一些事情……都是生命影響生命的事。作為基督徒老師,雖然會更勞苦,但更要為主走多一步。」 「無論是老師、主任,還是校長,都是『無用的僕人』,都是受主託付的群體,在當中努力學習服事,與時並進地幫助學生。」她期盼未來有更多有質素的基督徒老師興起,在這愈見混亂的世代,為下一代點亮起那引往主道的明燈。

我的聲音你聽見了, 求你不要掩耳不聽我的呼聲,我的求救。 我求告你的時候,你臨近我,說:「不要懼怕!」《舊約聖經‧耶利米哀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