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性格研究給我們的反省

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德性倫理重返哲學舞台,成為不少學習倫理的人士的寵兒,尤其它那個反理論的意味,更配合今人口味,不管那口味出於Bernard Williams式的對倫理學的批判抑或是後現代思想愛好者對理論的厭惡。但在整個二十世紀裡,社會心理學卻又正值冒起,其中要旨直接衝擊著德性倫理一個很主要的想法──人要培養出良好品格或性格(character)(註一)。 嚴格點說,按照倫理學教授 John Doris 的分析,談性格的人往往相信一個全面的性格觀 (globalism of character) ,它對性格有三方面想法:一致性、穩定性、整合式評估。舉例說,如果小李是一個誠實的人,小李會在不同場合和處境裡皆有誠實的表現,不論是在學校考試、在工作時面對顧客、在家裡面對妻兒等,他都會很老實的(一致性);並且,在大大小小不同的學校考試或專業資格考核裡,他皆會誠實作答(穩定性);還有,一個誠實的人,往往同時也具有其他不同的品格,例如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為人忠直等等(整合式評估)。然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卻質疑這三個想法。


一,社會心理學研究

Doris 在其 Lack of Character 一書裡指引我們參考很多社會心理學研究,包括米爾格倫實驗 (Milgram experiment) 和士丹福監獄實驗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等,這兩個實驗比較複雜,篇幅所限,我只能請讀者在網上找找。現在讓我介紹另外兩個簡單的實驗。 Doris 提及Darley and Batson 的好撒瑪利亞人實驗。(註二)那實驗在普林斯頓神學院內進行裡,一群神學生參與一項活動,他們要先在大樓一個課室填妥問卷,然後步行至另一課室做一個報告。他們離開第一個課室時,研究員有時會催促他們說時間不夠,請行快一點之類。在他們步行途中,有一位(研究員安排的)路人假裝不適,跌在地上。結果有多少神學生願意停下來協助這人呢?

少量催促中量催促大量催促願意幫助的比率63%45%10%

Darley and Batson 甚至說,有神學生為了趕時間,會跨過倒在地上的人,不顧而去! 另一學者 Christian Miller(註三)提及 Baron 的香氣實驗。(註四)調查員在商場裡邀請相同性別的途人回答一份有關心情的問卷和找換零錢,回答問卷和找換零錢的次序有時會掉換,實驗要找出的是香氣對人們願意接受邀請的意欲有何影響,所以調查分兩個地點進行,一是在售賣小食的連鎖店旁,一是在時裝店旁,前者散發出濃郁的香氣。結果是這樣的:



與很多相似實驗結果一樣,我們發現人們會因為環境裡一些微不足道的因素(在這裡是氣味)而變得更願意幫助別人。其他曾有實驗調查的環境因素還包括氣溫、天氣、噪音、身處勝出的隊伍中、幻想著去夏威夷渡假、觀看怡的人幻燈片、環境光暗度等等。如果我們可以假設實驗對象中有不同的性格,包括我們一般認為是樂於助人的性格和自私的性格,這些實驗結果告訴我們,「樂於助人」和「自私」等全面性描述並不可靠,基於一些好像無關的環境因素,「樂於助人」的人不會停下來幫助人,「自私」的人卻會停下來幫助人。


二,反省

如此看來,我們在某程度上要質疑全面性格觀那三個要點:一致性、穩定性、整合式評估。Doris 建議,我們不應該用一種「全面」的方式來表述,但質疑之餘我們毋須完全揚棄有關性格或品格的概念和語言,畢竟,有些人的確在某類處境下,穩定地比別人表現出較多誠實,這是不用否定的。例如我們說小黃在某類處境下是一個老實人,仍然會是恰當的。在這短小文章裡,我無法討論更多更複雜的資料(註五),但我相信讀者會理解, Doris 建議的可能性也未嘗不可一想。(註六)在本節,我會按照這類對全面性格觀的質疑,提出一些反省。 雖然有關良好品格的講論在新教內不及天主教內太流行,但無可否認,培養某些品格、信德或德行是信徒教育和成長的一個重要環節。例如聖經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五22-23)「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四8) 我們現在可以怎樣理解這些講論?首先,我們不用否認那些是美善的性格。接著,追求這些德行的目的未必是要達到一個全面性格觀的要求,那可會是遙不可及的烏托邦。還有,當一個人要建立德行,其方式不應該是一味講求意志力或倚靠神(可理解為被信仰強化了的意志力),漠視環境塑造的重要性。最後這點十分值得留意,也其實早在很多人的處事智慧裡出現了。談德行時我們一般會覺得,有德行的人應能排除萬難,越困難的地方他會越顯出德行的光芒,例如當人人都被河蟹時你卻仍然勇敢說話。但我們在能力範圍內締造一個比較容易令別人或自己表現出善行的環境,會否也好?正如很多已婚人士十分鄭重地避免跟某些人單獨會面或發展出深入友誼,因為擔心自己落入不忠的誘惑。又例如正在戒酒的人要學習少去酒吧或賣酒的地方。有時正正是因為自視過高,覺得自己品格超卓,不會受到誘惑,人們便在那一刻跌倒。 另一類反省是,在這信徒圈子裡,人們很愛對別人作出分類,有些是好人、有些是壞人、有些人很小器、有些很自私、有些很孤僻等等。即使撇除蓄意抺黑,這些性格分類仍然是太全面性。一個在教會裡孤僻的人在熟悉的工作圈子裡可會是長袖善舞,一個對朋友自私的人遇著老弱婦孺又會樂意提供無條件協助。同理,一位德高望重和廣受愛戴的領袖也可以在某些處境下發脾氣、表現得自私,猶如小人一名。在面書裡,我常觀察到信徒(不論平信徒、教牧、學者、抑或其他類別的寫手)犯這些錯誤。當他們談論某個常被指摘的教牧時,起初本來只是不同意對方的政見或知道他一些缺德的事,但卻迅速發展為負面地評價那人所做的所有事情,彷彿那人做的任何事都特別討厭。這裡背後的想法是,有做壞事笨事的人在任何事上都會做壞事和笨事的。同理,當他們談論某個常被讚譽的教授時,起初本來只是認同對方的政見或知道他一些善行,但卻迅速發展為正面地評價那人所做的所有事情,結果那人變成不會出錯,即使出錯了也不是他的錯(例如推說那只是一時不慎、別人逼得太緊),即使他說一些很普通的話也要被當為微言大義地到處傳閱。這裡背後的想法是,有做好事的智慧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會做好事,有智慧。這些正是上文所說的一致性、穩定性、以及整合式評估。(註七) 現在我們應該明白到,與其作出一竹竿的普遍描述,不如說得清楚一點,你在甚麼場合看到他做了甚麼壞事或好事,其餘的不妄下判斷。這可會是一個比較明智的評價方式。當然,如果有一個人劣評如潮,來自不同的人,關於不同的場合,牽涉不同的性格,我們仍可合理地推斷這個人的品格很有問題,但由於人類行為如此複雜,我們得承認這裡應該要有一個挺高的門檻吧。

註一:在本文我沒有統一中譯,讀者不用因為中文用詞不同推敲有何奧義。 註二:Darley, ]. M., and Batson, C. D. 1973.“From Jerusalem to Jericho: A Study of Situational and Dispositional Variables in Helping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 100-108. 註三:Miller, C. 2009.“Social Psychology, Mood, and Helping: Mixed Results for Virtue Ethics.”Journal of Ethics 13:145-173. 註四:Baron, R. 1997.“The Sweet smell of…helping: Effects of pleasant ambient fragrance on prosocial behavior in shopping mal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 498-503. 註五:Miller 提出了一個比 Doris 的理論更複雜的理論。參 Miller, “Social Psychology, Mood, and Helping”。 註六:另外兩類回應方式是,(一)認為絕大部分人都沒有良好品格,比我們平日想像中的少得多,所以才有這樣的實驗結果;(二)那些研究必然在某些地方搞錯了,所以才弄出這樣的假像。 註七:這裡還牽涉對那些人的理性思考能力作出太多正面的全面性評價。但在認知心理學研究裡,我們同樣發現這是不明智的做法。簡單說,就算一位博士聲稱自己很小心查察自己的推論,這也難保證不會有偏見的。有關這點,例如讀者可參考這一篇網上文章, “Think You\\\\\\\'re Thinking? 6 Reasons to Think Again”。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tech-support/201401/think-youre-thinking-6-reasons-think-again-0。我以前亦曾撰文〈「睇死你」〉略略談過相關的題目,http://wp.me/pSl37-AY。

作者保留版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