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回到加利利

約翰福音四章43-54節


引言:

很多信徒與我分享信主後的改變時,其中一樣便是他們信主後很喜歡與其他信徒一起,相反,他們不再享受與未信親友一起的時光。這種的表現有好與不好的兩面。好的是他們生命的改變帶來了生活的改變,價值觀改變了,喜好也改變了。不好的一面是他們若不再與未信的親友一起的話,那如何可以帶領他們信主呢? 耶穌在約翰福音17章為門徒禱告時清楚表明祂不是要信徒離開世界(15節),而在馬太福音28章中又吩咐門徒要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19節)。離了便不能去,要去便不要離。信徒不要捨難取易,重要的不是難或易,而是該不該;信徒也不要捨近求遠,只顧教會外未信的人群,卻忘記了近親的需要。 有信徒表示要領親友信主不容易,但不容易不表示不可能,更不表示不用承擔。不容易只表示要多花心思、多下功夫、多點代禱而已。


內容:

約翰福音四章43-54節基本上可分為兩段,第一段(43-45節)提及耶穌回到加利利,第二段(46至54節)提及回到加利利後所行的一件神蹟——醫大臣之子。神蹟的結果便是大臣自己和全家都信了。神蹟的目的不是單為了解決當前的問題,最終乃是為了人可以信。正如約翰福音二十章30-31節中記的:「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耶穌去,神蹟便發生了;耶穌來到加利利,大臣求祂,不久大臣的兒子得到了醫治,更重要的是他一家都信了。有耶穌的去,有大臣的求,神蹟便發生,人便信了。


(一)耶穌回到加利利

43節記載耶穌「過了兩天」,然後「離了那地方」。「兩天」乃是指40節中的兩天,而「那地方」便是撒瑪利亞。前文提及撒瑪利亞人因著那婦人的見證出來見耶穌,並且求祂在他們那裏住下。耶穌便在那裏住了兩天,與他們分享天國的道理,結果「信的人更多」。 耶穌在撒瑪利亞有很好的果效,撒瑪利亞婦人為祂開了傳道的門,撒瑪利亞人不單樂意聽,更信了!但是,過了兩天,耶穌便離開了撒瑪利亞,而要去的地方是加利利。 在44節以「因為」開始,特別指出耶穌要去的地方是一個不好去的地方,因為那地方的人不尊敬祂。 一般人若明知在一處不受歡迎,照常理會避而不去,那會自討苦吃。由撒瑪利亞到加利利,這是一個改變,由一個受歡迎的地方到一個不受尊敬的地方,為何耶穌會如此做?正如上一篇分享中提及,婦人問耶穌為何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一樣,似乎不合常理但卻事出有因。耶穌向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為的是要給她活水,不單給她,也要給撒瑪利亞的人。耶穌選擇到加利利也是同理,不單是為了醫治大臣之子,更要藉此使他全家信主。 捨易取難、自討苦吃,事實上這在耶穌降生的那一天開始便是如此。「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約翰福音一章11節)。耶穌是有備而來的,祂不是自找麻煩,而是尋找迷羊。耶穌回到自己的家鄉,來到一個不尊敬祂的地方,不單是一個改變,更是為了一個使命。 每位信徒也有我們的加利利,也有我們的親人。不少信徒情願多花時間在教會中與信徒一起,留在他們的「撒瑪利亞」而不願意去花時間與未信的親友一起,不願意回到「加利利」。信徒要到撒瑪利亞,但也要回到加利利。 我是全家中第一個信主的,信主後在家人面前、親友當中不但要表明自己是基督徒,也要活在他們當中,讓他們看見基督徒是如何生活、如何不同。傳福音往往是身傳多於口傳。當我妹妹來加拿大時便帶她到教會,當我到我哥哥的小埠探他時便勸他去教會,當教會有節日聚餐時又會邀請父母去參加,此外又會安排教會與父母背景相近的人來探訪他們……間接的、直接的都做了。隨著而來的是妹妹先信主,跟著父母、大姐、三姐、外甥、外甥女一一信主,到目前雖未全家信主,但已距離不遠了。教會的使命要承擔,家中的責任也不能推卸。 記得自己全時間出來服侍後,常記掛著父母信主的問題。但二十多年的禱告與努力,一點希望也沒有。自己放棄了,只好專心向「外」。一次在神學院上課時,教授問同學們有甚麼事是我們不該放棄但放棄了的,我第一件事便是想到父母信主,當天與同學在神面前認罪,重拾信心,重新承擔。父母在一年多後信主了! 回到耶穌的事蹟,到了加利利,所發生的與44節中所說的似乎有所不同,加利利人接待祂而不是排斥祂,為何呢?那是因為有加利利人到耶路撒冷過節時看見祂所行的事。耶穌在耶路撒冷行了甚麼事呢?一是潔淨聖殿(二章13-17節),二是水變酒的神蹟(二章23節),加利利人看見祂對神的敬重,又看見祂有神的能力,他們態度便有所不同了! 回到加利利不表示便會水到渠成,馬到功成。在親友中、在家人中,他們有看見神在我們生命中崇高的地位嗎?他們有看見神在我們生命中大能的彰顯嗎?不敬神不改變的信徒,就算一生不離開加利利,也不會有甚麼結果。人要別人尊重神,自己要先尊重神;要別人相信神,自己要先讓神改變。 難不表示不可能,撒瑪利亞雖好,但不要忘記加利利!


(二)大臣來到耶穌前

耶穌到了加利利,到了以前行第一個神蹟的地方迦拿。一個大臣為了兒子的病來見耶穌,來求耶穌。相信這大臣是聽見了關於耶穌的事,特別是水變酒的事。兒子活不下去了,他來到耶穌面前求祂醫治他的兒子。 求耶穌的是一位大臣,無論是古代或今時,權力是人夢寐以求的事,但縱然有權力的人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大臣有權力但卻沒有醫治他兒子的能力,為了他兒子,他來到了耶穌的面前! 人到神的面前,原因不一,有的是因為好奇,有的是為了朋友,有的是為了病得醫治,有的是為了心靈慰藉。人的原因可以各有不同,但人總有他們的原因,要得人便要找出人的「切入點」,傳福音不能無的放矢而是要對準目標。 大臣的「切入點」便是他的兒子,若他的兒子沒有不治之症,很可能他一生也不會想到耶穌,更遑論來求祂,他來了因為他有需要。人開始探討,人開始認識,也總要有一個開始,總有一個「切入點」,信徒的責任便是要找出人的「切入點」。 有些人的「切入點」比較簡單,便是「無知」,未信只因為未聽過有關耶穌,有關神,有關永生的事,因此一直未信。這些人便要與他們分享聖經中的真理。正如羅馬書十章中記載:「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14,17節)。 有些人的「切入點」比較複雜,可能是生活,也可以是理性。要找出「切入點」,有兩件事要切切注意。第一是接觸觀察,信徒要與親友接觸,在接觸中要觀察對方、聆聽對方,找出對方生命或生活中的需要。其次便是要把握機會,在接觸中若有機會時便要順勢而上,介紹信仰可行的方法,分享信仰可靠的地方。又或當對方有需要時,要關心,要問候,要幫助,要伸出援手。建立關係後便會更方便與對方分享信仰,因此要找出「切入點」便要多接觸觀察;要善用「切入點」,便要把握機會,一方面建立關係,一方面分享信仰。 1974年我來到教會,我的「切入點」是孤單,教會中的人願意與我為友,我無以為報,便願意隨他們參加不同的教會活動。如此聽了一段時間,時候到了便信了,一直到今天。我有一位親友,她的「切入點」比我的複雜得多,家庭破碎,身患頑疾,人生真是走到絕路,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以致她不得不想到盡頭之後。她是在如此絕境下才轉向神,認識神,重要的是她身邊有親人是基督徒,看見她的情況,不單陪她,幫她,也把他們的信仰與她分享,讓她可以考慮,可以接受! 人的「切入點」各有不同,但人總有他們的「切入點」。作為基督的門徒,作為福音的使者,我們要留意人的「切入點」,我們要把握人的「切入點」,以致人可以信,不單自己可以信而且全家可以信!


結語:

信徒是入世而不屬世,活在世界而不愛世界。信徒在世上有福音的使命,有為徒的責任。作為基督的門徒,便要效法基督,承擔使命。信徒各有自己的「加利利」,要回到加利利,以言以行傳揚福音,活出真理。信徒在親友中又要接觸觀察,尋找「切入點」,繼而好好善用,建立關係,分享信仰,以致人可以信主,可以從「切入點」變成「進入點」,讓人可以進入神的國,成為神家的一份子。 耶穌一生在加利利留下了祂的腳蹤,讓我們也跟隨祂的腳蹤,在我們的「加利利」,在我們的親友中,留下我們佳美的腳蹤!

作者保留版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