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四十二、不變的變

在信主初期很喜歡聽一些牧者解答信仰問題,發現他們的回答中很有智慧,很有啟發。一次一位牧者指出《聖經》中的真理絕對無誤,放諸四海皆準。其中一位未信的朋友向他提出了疑問,認為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那位牧者很快回應說,“你這句話是絕對的嗎?” 大家聽後都會心微笑,認為牧者的回答很有智慧。 一次與太太去購物,在一店中看見一塊牌子,上面寫了一句很吸引我的句子,“世上除了變以外,其它的事都不是永恆不變的 (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意思是世上唯一不變的便是變,人不停在變,外在內在,身體環境都在變。 記得在美國讀神學時,要讀很多書,要寫讀書報告。其中有一本有關教牧領導學的書,內中提及改變並列出許多的例子加以説明變的需要。作者提及一些汽車製造商的老大哥,由於不肯改變而被其他製造商取代,也有手錶製造商因為不肯接受數碼新科技而被淘汰。 有不少事時分析員預告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生活中很多日常有的用的,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消失或大量減少,例如照相機,搖控,鎖匙,甚至鈔票。成功的人不是以不變應萬變,而是能隨機應變。

《使徒行傳》十三章36節提及大衛時説,“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大衞的服事有他要服事的一代,也有他該服事的方法,我們也有我們的。我們要按每一代當時的需要,以每一代能用的方法來服事。重點是有效性与適切性,是人所能也是人所需,我們所作可以更有效更適切,是我們該作的,也是別人所需的。 我青少年的時候便学會如何用電動打字機,一分鐘能打數十個字,當時可以説是很了不起了。如今基本已看不見電動打字機,有些更成了文物展覽的展覽品。如今要打一份文件,可用的科技可以説是我青少年時想也沒有想過的。我又見過有些朋友收到禮物卻不高興,因為禮物過了時不合用。有些事物越舊越好,但有很多要合時合用,否則用也不是,棄也不好,真是進退兩難。 自己常常提醒自己在事奉中要有效要合時,不要只有一股衝勁,但卻少了一份變通。一分鐘可以完成的事便不要用五分鐘,昨天可以用的,不表示今天也合用,做事要有效要合時。 人要變不是為了新鮮感,而是為了好的果效。人要小心,不要為了變而變,而是該變才變。不錯,唯一不變的是變,但不該改變的便不要變。作為丈夫,我對太太的愛不要變,但對太太愛的表達可以變。愛的對象不變,愛的方法可以變。

保羅是一位熱心傳福音的人,他曾在《哥林多前書》中說,“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九章22節),他的變是為了救人。 保羅傳福音的方法可以因人而異,可以變,但他傳福音的內容不會變,也不能變。他在二章2節中說,“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保羅有該變的,也有不能變的。 我常提醒信徒,在我們的成長中,方向是向前,目標是完全,這些都不能變,不該變。但我們所在的位置應該不斷在變,不要裹足不前,也不要原地踏步。有些人不肯變,因爲變會帶來不安定,會失去安全感。人會為了一份安全感而固步自封,一成不變。 人不要為了新鮮感而改變,也不要為了安全感而不變。合神心意的人要按神的心意,依神的教導來辨別,該變便變,不該變便不變。人生中的變是不變的,但要辨別甚麼是該變的,甚麼是不該變的。人要有勇氣而改變,人也要有堅持而不變,但在變或不變之先人要有辨別的能力,否則該變而不變,不該變而變,便會壞事會累事。 人要辨別,作選擇,除了求神賜智慧外,自己也要盡责任。在作出判斷前,可以根據過去的經驗,也可以徵詢別人的意見,幫助自己提高判斷的準確性。例如自己在要改換事奉的方向前,會先看看自己過去改換事奉方向時有何是與這一次相同或不同的。當時的決定結果如何,甚麼是好,甚麼是不好,甚至為何好,為何不好。同時,也會與一些可信可靠的人分享自己想改變的意欲,請對方提出一些該考慮的事情,點出一些該注意的地方。回顧之後,考慮之後,沒有明顯的疑問時,才作出改變的決定,定下改變的計劃。

決定後,自己也要謹慎而行,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改變,漸變總比突變好。若事情會牽涉到其他人,更要事先說明,讓其他人也瞭解。自己要清楚,別人也要明白。否則,在改變的過程中,將會困難重重,甚至功敗垂成。 人生中唯一不變的是變,人不是不要變,但要先清楚不能變的是甚麼,應該變的是甚麼,最後,變的方法又是甚麼。人不要衝動而變,凡事要謹慎而行,但也不要固執不變,行事要勇敢果斷。人生中的安全感來自能持守,有穩重,持守該守的原則,目標,價值;人生中的新鮮感,來自能辨明,有決斷,勇於嘗試,承擔,突破。 人生如同一個大課室,每一個選擇,每一個改變,都會帶來一定的後果,都會有要學的功課。人的變或不變,作為基督徒,為的是能對神忠心,能在有限人生中作明智的選擇,用有效的方法,帶來最好的果放。這是忠心,這是智慧,這更是人的本分與責任。


禱告

求神給我們悟性,能明白目前所需,無論是自己,家庭,教會或社會。又賜我們勇氣,敢於承擔,勇於改變,以致可以有效地滿足當前所需。給我們一顆勇敢的心,能與時並進,給我們一顆謙卑的心,能聆聽別人。有清醒的頭腦,有敏捷的行動,在一生中可以善用時間,盡用所長,使別人得益處,使神得榮耀。 奉那降世為人完成神心意的主耶穌基督之名而求,阿們。


反思

沒有人喜歡失敗,但每一次的改變都會有失敗的可能,沒有人不想成功,但不肯改變便會失去成功的機會。有人說嘗試或許會失敗,但不嘗試已經失敗。 人在改變中是會有冒險,但人不要冒失,人在改變中是會有調整,但人不要亂調。不是要有百分百把握才嘗試改變,但也不要毫無把握而魯莽改變,這便是做人的藝術,這便是為人的功課。經驗是我們人生最好的老師,自己和別人的經驗都是,自己能多點檢討,向人能多點請教,會增強判斷的能力,會減少失敗的機會。 人不要不動不變,人乃要謹慎而動,留心而變。更好更穩的,是能有人同行,結伴而變,如此可以增加安全感,也可以提高成功率。


回應

常言道:「時移世易;今非昔比、」表達世界在不斷地變。特别是教會事工, 更需要與時並進、作出變革。正如學者Nancy Ammerman指出: “那些充滿適應的活力與能力的教會,是可以擴展他們創業和適應的能力,以致可以滿足他們的異象,價值,使命和角色的要求。" 與此同時,有些人卻固步自封,墨守成規地對某些事情持一成不變的態度,以此為「至死忠心」。但問題可能卻是至死不能解決。 處理變遷實在是人生的藝術。對我來說、變革帶來兩點思考。 首先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認識上帝不變的屬性: 衪的慈愛,信實,善良和憐憫 (「我是上主;我不改變。」(瑪拉基書三章6節 [現中2019版]; 參撒母耳記上十五章29節; 民數記二十三章19節)。 上帝是我們隨時的倚靠,成為我們面對變革的力量和勇氣。 另外,當處理變革的事宜、需要首先考慮改變自己。因為有很多人認為要變的是外在的世界、包括他人。沒有想到自己是問題的源頭。也許這是引發托爾斯泰(Tolstoy)的至理名言的原因:“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 只有掌握這兩個提示, 才能成為一個被神祝福的變革打造者(change maker). 願您和我不斷仰賴聖父的不變屬性,並透過聖靈的工作, 來促進自己及他人進行轉變, 更像聖子基督。 王健安博士 (Ph.D.) 加拿大華人神學院 領導學研究中心主任 實踐神學科助理教授 2021年2月28日

「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 《使徒行傳》十三章36節 「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哥林多前書》九章22節 「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哥林多前書》二章2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