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十六、人無完人

人生中有些事是會使人悲喜交集,對我而言,其中一樣便是發現自己的缺點,也可以說是弱點。缺點是自己沒有的,弱點是自己有但不足的。有些缺點可以除,有些弱點可以改,但有些卻總是揮之不去,欲罷不能。止住了,改好了,一不小心,一不留神,又會捲土重來。對這些缺點與弱㸃(以下我會把弱點包括在缺點之內,以缺點作统稱),自己可以說是悲喜交集,悲的是自己還有缺點,喜的是自己仍知道自己的缺點。 自己喜歡反思反省,回顧檢討,自己這個人有的缺點也真不少。有些是明顯的,有些是不易發覺的,有些是嚴重的,有些是輕微的(嚴重與輕微是指對人對己的傷害,或可以造成破壞的程度,又或是可以修補的難度),其中兩樣自己最苦惱的是晦氣的話與難看的臉。 自己表面很強,肯做事,能拼搏,似乎也會為人著想,甚至也不太計較,但一旦遇上不如意的事,不合理的人,自己內心便會波濤洶湧,繼而說出晦氣的話,對我的家人與同工是最容易與常有的。好的時候,自己還會即時警覺,弱的時候,會完全懵然不知。感恩的是家人與同工,還會久不久提醒一下,有時也會指責一番。自己醒覺後,會悲喜交集,悲的是自己不好,喜的是有人直言。

有些人會以為我隨和友善,只是沒有看見我難看的一面。“鑑貌辨色”不無道理,英文有一句話描繪得很好,“全寫在你的臉上了 written all over your face”,意思是從你的臉上可以清楚看見你的感受和想法。這難看的臉比我晦氣的話更糟糕,因為我在這方面的警覺性非常低。同樣,若不是有人三番四次提醒自己,自己真的可以完全無知無覺。 語言比臉色較易掌握,但仍會時有出錯。人生走過了60多年,仍有不少缺點要處理,不能根除,因而會有灰心喪氣的時候。「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帶給我的不是安慰,是提醒。不是說人就是不完全的,不要為缺點煩惱,而是人總有缺點,不要視而不見。 從少便聽過「缺陷美」,一直不太明白缺憾怎會美。如今看看自己的缺陷,也漸漸體會到美之所在。缺憾固然不好,但可以使人謙,防人傲,避免人自滿自足,停滯不前,也使人不會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看見有路仍可走,使人可以前進,發現自己有缺點,讓人可以改進。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節中說,“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人總有長處,但不要因長忘短或以長蓋短。缺點便是缺點,缺點便該正視,便要處理。我又對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一句話很有共鳴,“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你自己眼中有樑木呢”(馬太福音七章3節)。這話實在太直接,也太真實了。看見別人的缺點太容易了,但看見自己的缺點真的太難了。

不同的缺點如同不同的病,不同的人用的藥又會不同。我對晦氣的話用的是承認與道歉,我對難看的臉,用的是觀察與小心。自己不一定常常警覺自己說了晦氣的話,一旦察覺,便要承認,便該道歉。說真的,要承認道歉,談何容易,特別是對最親的家人與同工。禍從口出,改也要由口而出,這對我而言還是有效的。 如我以上所說,難看的臉比晦氣的話更難處理。我刻意提醒自己要觀察別人,看見別人難看的臉,便引以為鑒。與人相交,不但要慎言,也要慎色,指的是臉色。人要如此,便要警覺,人要警覺,便要小心,人要小心,需要精神。因此,在公開場合,在聚會中,在開會時,要有足夠的精神。若精神不好,便要用不同的方法提一提神,如會前的小睡或洗臉,喝茶或咖啡,在會中加插小休時間都是可行之法。當然,對付缺點有很多方法,也會因人而異,重點是缺點不能視而不見,不能處之不理。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十一章29節中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人不要看別人強而小看自己,人也不要只見別人弱而不見自己差。人一生要呼吸,這是生命之所需,人一生也要改進,這是成長的條件。有缺點是正常的,不面對是不應該的。自欺只會招損,自重便會得益。損的是人是己,得的也是。

人既無完人,人既有缺點,自己便應坦誠面對,別人也要幫助提醒,彼此包容不是包庇,彼此扶持不是批評,是不容易卻是必須的。人一生活到老,學到老,也改到老。當你說不出自己的缺點,當你不是在改進自己的弱點,這不是喜訊,這是紅燈亮起的危險信號。


禱告

求真理的神幫助,使我們勇於正視自己所需,求施恩的主加力,讓我們能以補足自己所缺,求內在的聖靈提醒,使我們可以承認自己所是。不退縮,不妥協,不放棄,向前不向後,求善不求惡,一天要比一天好,一年要比一年強。 願我們能謙卑受教,又能勇於改變,在我們身邊能有忠言的人,在我們心中能有聖經的話,不斷鼓勵,不斷提醒,不停有所放,不斷有所改,以致可以更像我們的主,可以祝福更多的人,榮神益人,利己助人。奉主名求,阿們。


反思

人喜歡報喜不報憂,人喜歡成功不喜歡失敗,但憂而不報,敗而不認,這是一條走向悲劇結局的單程路。人要懸崖勒馬,及時回頭,才能走出死胡同,跳出無水井,走上光明之正路,重見廣闊的天空。 人生中有些痛苦是要避免的,但有些是要承受的,其中一樣便是要面對不完全的自己。錯而不承認,缼而不追求,生命如何成長,人生如何豐盛,為己為人,知錯要能改,有缺便要補。雨過是會再天晴,種的是會有收成,該痛而痛後會有喜樂,不但自己會,別人也會,不要逃避要面對,不要放棄要堅持。


回應

在苦罪的世間真的沒有完美的人,正如保羅所言:「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3:10)。但他同樣提醒人要按神所呼召的路上完成所託,得祂獎賞。(腓3:13-14,提後4:7-8) 人的價值不是建立在個人的成就上,而是根據神揀選我們成為天父的兒女之身份上。既是如此,人不應活在完美主義與平庸標準裡。面對自己的不完全,應當有氣量去接受別人善意的批評,存謙卑的心看見自己的問題。魯益師(C.S. Lewis)在《返璞歸真》中曾言:「墮落的人不單是個不完全的受造者需要改進,他是一個叛逆者必須放下武器。」他指的是人須降服自己,肯認錯表達悔意,即基督徒所謂的「悔改」。 當勸戒別人時,必須帶著愛心與和平,讓對方感受到諫者的誠意。人誰無過,只要知錯能改,便善莫大焉了﹗其實人人都需要督責,也需要別人真誠的稱讚與肯定。請不要吝嗇這兩種的行動吧﹗ 林誠信牧師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主任牧師 2020年9月11日

“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 《哥林多後書》十二章7節 “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馬太福音》七章3節 “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 《哥林多後書》十一章29節

聯絡我們
地         址: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下午5: 3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         話:(852) 2409-1233      傳         真:(852) 2615-9806
 

完成提交!多謝!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或填寫訂閱電郵

多謝訂閱!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