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生的考試

引言

在雅各臨終前,他在四十七章要約瑟承諾在他死後不要把他葬在埃及,要帶回迦南地與他列祖同葬。在四十八章他把約瑟兩個兒子提升到與他其他兒子一樣的地位,並為他們祝福。到了四十九章,雅各布叫了他的兒子們到他面前,一一把他們日後的事告訴他們。 在雅各所說的內容中,有好有壞,有多有少,有得有失。有的有前因後果,有的卻有果無因。他的人生將會結束,他在他一生結束前對他的兒子們作出總結。世上凡人凡事都會結束,不論長短好壞,悲哀順逆,人生總有它終結的一天,人也會有人生的成績單。 昔日雅各的一生活過百歲,今天大部分的人都不過百年。如今人的平均壽數超過七十年,但七十年也只不過是二萬五千多天,人生真的很有限。在人生結束時,人會如何總結自己的一生,人又會如何評論自己的一生,都在於人在一生之中如何過。 雅各一百三十歲時自己評論自己的一生是又短又苦(四十七章9節),但從他對約瑟的違命與對約瑟兩個兒子的祝福中,可見他沒有忘記神的恩典與憐憫。後人對雅各的評價,無論是好是壞,是貶是贊,一切也都已成定局。 人生如同一場考試,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人生的試卷上寫。寫的若不好,在考試結束前還可以修改,未寫的仍可以繼續寫,不懂的也可以繼續想,但時候一到,便是收卷評分的時候。人生的分數高低不只是個人的事,因為人生之好壞,不單影響自己,也會影響身邊的人。人總有每一個人的影響力,活得好,對己對人都好,活得壞,累己也累人。人活著,不是為了人生分數的高低,但人如何活,卻會決定人生分數之多少,人生分數之高低是人生好壞的結果。人要活得好,便要活得對,不單如此,更要趁人生考試時間未完之前,人生終點未到之前好好活,錯的要改,不知的要學,好的可以更好。


(一)人生好壞要謹慎(1-12節)

在雅各對兒子的預告中,有詳盡的也有簡略的。頭四位可以說是詳盡的,不單提及將來,也憶述過去。他是在所有兒子面前宣告這四位兒子日後的事,他是刻意要他們知道這四人的將來的前因後果。 流便失去了首位,因為他放縱情慾與父親的妾辟拉犯了姦淫(三十五章22節)。西緬和利未會散居在以色列地,因為他們為了為妹底拿報仇而施計屠殺示劍城的人(三十四章25-29節)。猶大不單被贊,更得了應許。在第10節中雅各預告了彌賽亞將會從猶大而出。他被揀選,乃因他為保約瑟的命而施計(三十七章26節),又為救全家願意為便雅憫作保(四十三章8-9節),他在危難時又挺身而出解兄弟之困(四十四章18節)。當雅各宣告這四人之將來時,可以想象他們各人的感受。有人會悔不當初,有人會欣喜萬分,但一切已成過去,也已成定局,正如一句話所說的,「早知今天,何必當初」。 自己回想在自己已過的年日中,有不少事是自己巴不得沒有做的,也有不少事是自己後悔沒有做的。有些機會自己錯過了,有些機會自己珍惜了。無論得失成敗,已過的事已成歷史。歷史不能更改,但自己的未來仍可改變。自己提醒自己,要從過去的得失中學習,不單自己要改進,也要以己之得失,成為別人的 提醒,使別人的將來可以更好,因為不能改變的過去,是可以改變自己和別人仍可改變的將來。

雅各在眾子之前宣告了這四兄弟的過去與將來,不單他們聽了,其他余下的也聽了。他們四兄弟聽了,不好的不是要他們繼續,好的也不是要他們停止。而是他們曾有不好的要馬上離開,曾經好的要繼續持守。其他的人對不好的要引以為鑒,對好的要好好學習。 這又如先知書中眾多的宣告,其中有警告,也有應許。神預告了悖逆的結果,但也宣告了回轉的可能。審判與拯救在於神也在於人,只要人回轉,按神而行,神會施恩。人若離正行悪,逆神而行,神也會施罰。 自己沒有忘記自己過去的錯,不單是信主前的錯,也包括信主後的錯。重點是自己今天是仍在其中還是已在其外,是看不見還是看明白。在記起自己的錯的時候,自己會謙卑,會感恩,會警惕,會努力。謙卑是因為看見自己的軟弱,明白自己不過是人,且是不完全的人。感恩是因為自己認罪悔改後,知道神必赦免,主的寶血必洗淨,自己可以再次起來,繼續前行。警惕是因為知道人會善忘,人會軟弱,要設法要找人,要求神,要學習,以免重蹈覆轍。努力是自己要不再犯錯,更要幫助別人不要犯自己同樣的錯,會分享,會提醒,會幫助,會勸戒。有人說人不要求苦難,但苦難來到時,不要讓它輕易過去,要從中學習,要藉此成長。同樣,人生中不要犯錯,但犯錯之後,不要忘記,也不要繼續,要勇而離之,要善加利用,救自己,助別人。 雅各在眾子面前的預告,不是要蓋棺定論,乃是苦口婆心。雅各布說是說了,他們聽是聽了,日後如何便在於有否聽進去,有否行出來。


(二)人生多少不忘神(13-21節)

雅各說完四位兄長的事後,便轉至另外的六位:西布倫,以薩迦,但,迦得,亜設,拿弗他利。他們的內容與前四位有很大的分別,不單簡單而且也不清楚,說了果卻沒有說因。為何西布倫必住在海口?為何迦得必被敵軍追逼,他又要追逼敵軍的腳跟?為何拿弗他利是被釋放的母鹿?整段有點草草了事的感覺。 事實上,在《創世紀》中記載這六位兄弟的事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一般有記載的都是集體而不是個人的事,例如在賣約瑟與見約瑟的事上。基本上,不知道也看不出他們是好是壞,也看不出各人之間的分別。 人類自古至今,數以百億,有名流千古,揚名四海的人,也有寂寂無名,不見經傳的人。多少名人達仕,最後也只是成為人記憶中的一部分,又或是談話中的一個話題。但人在一生中都會生活,都有作息,在各人的生活圈子內會努力爭取,也會用心珍惜,這也是人之常情。

但成功的君王如所羅門王,最後的結論只是虛空一場。偉大的領袖如摩西,對人生也是以一聲嘆息為終結。人生多與少,成與敗,都會隨風而散,如流水而逝。怪不得所羅門王最後勸人要敬畏神,提醒人活,是要好好活,但不要忘記黑暗的日子,即人死後的日子,更不要忘記神的審判(傳道書十一章8-10節,十二章13節)。也怪不得摩西提醒人要求神教我們如何數算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九十篇12節)。 數算不是要知一生之長短,而是要明白人生的有限。人在一生之中,要好好過,但其中的日子與成敗都是非常有限。人要想到一生之終,因為其中再沒有日子,那是無限的永恆。 自己小時候便很怕死,因為死後眼前一切都會失去,無知無覺。因此,我年少時便已很放縱,如同一匹野馬,只求快樂,不顧一切。奇怪的是當我愈放縱我卻會不滿足,反會愈虛空,對死亡愈恐懼。有時候感覺如同跌入一個無底的深淵,完全見不到底。在信主後,好像抓住了一條可靠的繩索,好像踏上了一塊實地,不再隨風漂,不再順水流,因為看清了方向,知道了目標,人便可以逆風而行,可以逆流而上。 雅各的前四子與後六子各有不同,記載的內容也有多有少。人會對人評功過,比多少,以此決定人的成敗得失。這如同在地上的人會有高矮肥瘦之分,但若由高空向下看,人的高矮肥瘦沒有多大分別。有限人生與永恆生命不能相比,這不是說人在有限人生中可以隨意而活,而是人要以永恆為根好好地過。如此,人才不會迷失,才不會虛空,不會嘆息。

在談及六兄弟時,在正中間插進了一句很重要的話,「耶和華阿,我向來等候你的救恩」 (18節)。這是雅各的宣告,也是對眾兒子的提醒。人是會犯錯,人是會有困難,也會落在困境中,雅各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但在他人生結束之前,他對他的兒子們宣告他向來等候神的救恩。神有恩典,這是人要謹記的,在人軟弱時,要記住神有恩典,在人成功時,要記住是神恩典,以致人會靠神,不會離神。


(三)人生得失要珍惜(22-27節)

最後的兩兄弟是雅各所愛的妻拉結所生,也是他最愛的。有關這兩兄弟的內容,便如同他的四位與六位兄長一樣,記載的內容很不同。有關約瑟的很多,有關便雅憫的很少。當我們想起約瑟,要說可說的事可多了,但一到便雅憫,想到的便只有拉結生他之後死了與約瑟對兄長的要求是要見他。此外,沒有任何事跡的記載,也沒有值得談論的內容。 約瑟可以說是《創世記》的主角之一,在亞當,夏娃與挪亞,在亞伯拉罕,以撒與雅各之外,他一生的記載不單佔了不少篇幅,以色列人的歷史也是由他把一家接到埃及後開始。在讀雅各給約瑟的宣告時,祝福的味道很濃,深深感受到雅各很用心地為約瑟祝福,似乎是要補償約瑟過去所受的苦,似乎是要表達他多年思念約瑟之情。神對雅各有恩,在他最後的十七年可以與約瑟重逢,一解心中之痛,一舒心中之情。 相信雅各沒有期望,也沒有想到會與約瑟重逢,正如他也沒有想到他會失去約瑟。人生中有太多事是人沒有想到,也不是人可以控制的,更可惜的是有很多事是人沒有珍惜的。約瑟的失與得,對雅各而言都是意想不到的事。人不要在失去後才珍惜,每天好好過,凡事好好做,對人好好愛,不要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才後悔。 在2005年太太得病,自己一時手足無措,工作要放下,進出醫院,陪伴在家。在療程中,太太提及以前常常想去一個地方,但一直沒有機會,如今也不知會否康復,不知會否再有機會。雖是閒談,但自己一直把這事記在心中。終於數月後,她康復了,我馬上安排與她去她想去的地方,拍下了不少照片。如今有時候重溫這些照片時,心中也很感恩。現在,太太喜歡散步,自己便會陪她散步,珍惜可以散步的日子。

從雅各對約瑟的心情,提醒我們要珍惜目前的人與事。回顧雅各過去失去約瑟的日子,都不是早知,與約瑟的重達,也不是必然的,人便要好好珍惜。有什麼事要做的,該做的,想做的,但一直拖而不行,言而不動,便要定一個時間,下一個決心,把這些事做了。有什麼人該找的,很久沒見的,心中想起了,便該找一找他們。當你做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警喜,事後又會為所做的而感恩。


結語(28-33節)

在28節中指出雅各是按各人的福分為他們祝福,但除了頭三位之外,其他的才可以說是祝福。頭三位有的只是「所說的話」而非「所祝的福」。雅各布最後囑咐他們要把他帶回迦南地,與亞伯拉罕,以撒同葬。這是他對神的信心,至死不渝。 人生在世,對神要敬,對人要好,對事要勤,對己才會無悔無疚。雅各在走完他的一生前,臨終時對兒子們的一番話,語重心長,是宣告也是提醒,是祝福也是勸勉。昔日已過,今天仍在,明天如何,還看今天。 人生是會有好有壞,人要謹慎為人,擇善棄惡,行善後要感恩,要謹守,犯錯後要求恩,要回轉。人生也會有多有少,在人眼中會有分別,但神看的不是多少,而是人有否忘神,有否離神。人生中也會有得有失,人與事都會。人要珍惜,該作的事便去作,更要好好作,以免後悔,反可感恩。人生要好,便要對人生的好壞,多少,得失有正確的看法,有正確的響應,以至人生可以看得准,活得對。 雅各的一生到了四十九章便終於結束了,他的一生帶出很多人生的道理,有鑒戒有教導,有警告有提醒。過去前人的歷史是要幫助後人寫下現今的歷史,不單寫,而且寫的要好,以致可以榮神,可以助人。 如引言中所說,人生如同一場考試。只要仍活著一天,便仍在考試中。一天考試未結束,人仍可以寫,人仍可以改,以至可以考得更好。人要珍惜每一天,好好完成人生的考試,直至結束的一天。

聯絡我們
地         址: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下午5: 3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         話:(852) 2409-1233      傳         真:(852) 2615-9806
 

完成提交!多謝!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或填寫訂閱電郵

多謝訂閱!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