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二十、樹大招風

家前有一大樹,高聳入天,枝葉茂盛,夏天時可以遮蔭擋雨,我一家人都很喜愛它。每逢起風時,樹身不動但樹頂部份會隨風而動,還會發聲。有時候望著大樹,覺得它承受的一點也不輕,太太告訴我因為它樹身壯大枝葉茂盛,所以承受的風力也特別大。 “樹大招風”,不單指樹也指人。人有能力,有成就,自會惹人注意,招人評論,甚至會引起妒忌,也會惹人羡慕。隨著而來的,會是考驗,甚至會有危機。稍一不慎,人會跌倒,也會犯錯。“人望高處,水往低流”,人要進步,人要成功,這本無錯。人也要明白,凡事不單有一定的代價,也會有一定的風險。人要有自知,有先見,可以有心理準備,也可以預早防備,免得爬得高,跌得重,不是因為意外而是因為疏忽。人应當力爭上游,人应當人盡其才,但人要謹慎,要警醒,因為人性是有弱點的,人生是有盲點的。

在教會圈子中服侍,雖然只有三十多年,算不上是資深,談不上是成功,但發現原來小樹也會招風。小樹招小風,大樹招大風,只要是樹,都會招風。重要的不是風的大小,而是心的對錯。一個人若貪愛人的稱讚,喜愛與人比較,又或要用成功來換取安全感,要以表現來贏得別人的接受,如此很容易會起風,也特別招風。一個人若心態正確,盡力做事,為的是盡力而不是較力。見比自己弱的,不會沾沾自喜,反會出手相助,見比自己強的,又不會眼紅妒忌,反會為之感恩,如此的人,不會招不必要的風。 見過不少很有能力很成功的人,不單有才也有德。記得多年前,一位牧者要介紹一位中國學者給我認識,他說他是中國某方面的代表人物,若談到這方面的學問,無人不認識他。自己很期待與這人見面,抱著一種又好奇又興奮的心情。見面的一刻,見對方是一位近七十歲的長者,滿頭白髮,面容慈祥。坐下之後,閒談一會,已感受到對方的謙遜有禮,溫柔細心。“聽君一席話,勝讀萬年書”,這一次的交談使我獲益良多。

告別之後,不禁向那位牧者表示這位學者真的不像他説的那麼厲害。牧者溫柔地告訴我,真有學問的人便會如他一般沉實,反是那些只有一般見識的人,才會唯恐別人不知他有的那一點點學識。自己一直把這話記在心中,又想起了“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話。原來不單樹大會招風,心傲也會。一個人心高氣傲,便會忘了自重,出現自負,自會招風惹雨。 哥林多教會是一間很有恩賜的教會,可惜的是他們缺乏愛,當中更有分爭。信徒會結黨,把自己歸在一些有恩賜的人的名下,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自誇。他們會對人說他們是屬保羅的,又或是屬亞波羅的。保羅是神重用的使徒,亞波羅是有學問很會講解聖經的人(使徒行傳十八章24節)。這些人會以他們為榮,又會以曾與他們交往,又或跟他們學習而自豪。正因如此,保羅指出了他們的錯,在《哥林多前書》三章4-5節中說,“有說我是屬保羅的,有說我是屬亞波羅的。這豈不是你們和世人一樣麽?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 在這兩節經文中,“無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 保羅能站得穩,能走到底,因為他明白“無非”的意思。他明白他是受主所託,蒙主所賜,才有這些恩賜,才有這些機會。他存的是感恩的心,他要的是竭盡所能,他才能不負主恩,不負所託。

樹大是會招風,因為會引人注意,會得人稱讚。風大樹不倒,皆因樹根夠深,樹身夠壯。根是人的修為,是人的認知。修為夠,認知對,人便不會被成功衝昏頭腦,也不會沉醉在人的稱讚中,會謙虛感恩,會適可而止。自重是好的,自誇是錯的,成功是好的,邀功是錯的。成功的時候,難免會有人真心誇獎,聽的人要虛心接受,不要忘記自己“無非”是按所得的,作該作的。 樹大會招風,人要小心自己,人也要顧念別人,特別是那些成功有能的人。自己旁觀教會中,會有人為了一些神所重用的人而結黨紛爭,也有人會過分崇拜這些人,他們是在“起風”。有時候聽見一些人對這些人所說的話,心中會寒了一陣。演藝圈中有“粉絲團”,原來教會中也有。世界上的人會有“追星潮”,教會中也有。這些“屬靈”的粉絲團,這些“屬靈”的追星潮不單動機錯,危機也大,對神所重用的人帶來的是危險,是試探。 自己也眼見一些神重用的人如何跌倒,且是在最成功的時候跌,而且趺的很重。當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便是因為這些不必要不正當的“歪”風,把他們吹得高高的,吹離了地,根便鬆了,樹便倒了。多次在講道中提醒信徒,若愛神的工人,不是吹捧他們,而是保護他們,以致他們不會忘記他們的“無非”。粉絲團不該有,追星潮也不該跟,無風便不會起浪。神的教會中難免會有風雨,但不要是人起的風,人招的雨。


禱告

求神保守神的工人,能忠心能盡力,能謙卑能受教,不爭競不自誇,可以成而不驕,高而不傲。為所有事奉的人禱告,願我們都有守望的人,可以常作提醒,又願我們有同行的人,可以互助互勉,盡力盡心善用恩賜。求神保守我們的心,能對得準,能看得對,明白自己是誰,明白自己所有,存感恩的心,不忘主恩,不負主託。 求神提醒信徒要愛護神的僕人,也要彼此相顧,不使別人落入試探,說話態度能謹慎,不誇不浮,不偏不倚。自己不要求虛浮的榮耀,也不要給別人虛浮的榮耀。奉那差遣我們又賜各樣恩賜給我們的主耶穌的名而求,阿門。


反思

有誰不想成功?成功本無罪,關鍵在人心。很體會“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十七章9節)。最震撼我的一句是“誰能識透”。很多時在自己失足後,回頭一望,會發現自己是何等的無知眼瞎,居然會看不見自己的問題,不知道自己的弱點,以至會敗到如此地步。 因此,《箴言書》四章23節提醒人要保守自己的心,神又在《箴言書》中多次用“我兒,要聽,要守”來提醒我們(二章1-5節,三章1節,四章10節,五章1節,六章20節,七章1節.....)。人一不小心,便會失足跌倒,便會心高氣傲。自己要謙卑,別人要提醒,互助互勉,也互相守望。要作虛心的人,保守自己的心,要有真心的人,能對自己直言。世道奸惡,人心敗壞,不能不防。但願樹大而不招風,有風樹能不倒,根要深,樹要壯,能承受風力,能屹立不到。

“有說我是屬保羅的,又說我是屬亞波羅的。這豈不是你們和世人一樣麽? 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 們相信。” 《哥林多前書》三章4-5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