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
人前人後
一次又一次跌宕 帶出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
麥查理
4/6/18
有心栽花,總希望花開滿園,然而人不是花,不一定依你心願成長;生命回復生機就必然發芽生長,更多時換來的是眼淚和失望。不過,有心人總會願意不辭勞苦,在一次又一次失望之後,一遍再一遍地付出精神和心血,就只期望百花中有一能結成果。只有是從神來的人,才能有這樣的信望愛。
如果你收留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吸毒者,給他食物和住宿的地方,在你以為他可重生,把未來都交給他之時,他卻離你而去,甚至還把你的財物都捲走了,你會如何反應? 「他們都看不見盼望,但我看得見。」出生美國的麥查理牧師(Pastor Charles McKnelly)已80歲多,行動有些不便,卻住在小欖一帶的山丘上,因為這個小山丘,見證了逾500人生命改變的故事。 會為人毫不計較地付出的,總會有些傻勁。麥牧師於1960年來香港,就是因為當年在《遠東宣教雜誌》看到不少人由內地逃難到香港,卻在香港沒有更好的生活,要淪落街頭行乞,因而感動他要來香港幫這些有需要的人。「那時我看到很多人,不懂游泳卻要跳到深圳河,很慘,於是我就在那裏派衣服和食物。」那年的麥牧師,才不過22歲。 其實麥牧師並不愚鈍,17歲就被按立為牧師的他,來香港3個月就學會講廣東話。這位年輕牧者當年單憑一個信念,立志幫助兒童,因為他自己的童年也曾孤苦地度過,就隻身來到還是落後地區的香港。可是,人生路不熟的結果,往往就成為騙子點心。曾經有對香港人夫婦當初願意幫助麥牧師去照顧兒童,後來卻騙走了牧師照顧的孩子,送到英國去。傷心過後,麥牧師卻沒有停下來,在調景嶺租一間屋,收留無家可歸的兒童。沒有錢去照顧他們,麥牧師就去當年的浸會學院教英文賺錢,旋又在觀塘租一個屋子,讓流浪觀塘碼頭一帶的街童有個家,甚至連警察都知道他會照顧兒童。但那些小朋友卻沒有多少個感恩圖報。 「那些新來的兒童很頑皮,買書買校服給他們,放學後,就給他們燒掉了!」牧師會為此而氣上心頭?「不,因為其實沒有人理會過他們。他們的父母不少都濫藥或離異,這些小孩都沒有人要。」後來高峰期,他照顧逾百個兒童,於是他辭了教職,全心照顧小孩,那時他來港已有10年了。 到80年代,這樣美好的事工卻因為有個美國人和一對香港人夫婦的攻擊,結果被迫放棄了。受到如此打擊,麥牧師甚至放棄了這養育兒童的事工,轉而改行去屯門黃金海岸賣電腦了。 然而,神知道麥牧師的路,也沒有放棄他。電腦店經營了9年,麥牧師得到的卻只是十多萬元的債務和心臟病。後來主內姊妹的指責,加上一個他珍視為「兒子」的,曾經吸毒過、照料過、亦重生過的兒子,在這10年後因為感情緣故而自殺;麥牧師悲痛難過之餘,也令他再一次選擇,放棄生意,走改變人生命的路。今次卻是由幫助在港受到虐待的菲律賓外籍家庭傭工做起,那時候,他幫助了逾750位異鄉姊妹。 「但我還是想幫中國人。」就是因為這副心腸,神於是再次為他打開養育與同行之門,為一羣被毒癮綑綁的年輕人做戒毒工作。 「90年代曾有位神召會牧師,想把教會一幅已荒廢5年,有禮堂、辦公室和宿舍,位於小欖的退修園土地給我做戒毒所。」地從天降,甚至本來屬於綠化帶,不能做社會服務用途的那地方,都因為當時《南華早報》一篇有關麥牧師這事工的頭版報道而被帶到立法局議決,可見神若要開路,世上沒有難成的事,就只欠專心跟隨衪的人。 進戒毒所的「仔」,最困難的不是戒,而是離開後不要再次吸毒。麥牧師這戒毒所,雖然只收了10多個年輕人,但都在這裏重新找到自己,甚至留下來成為麥牧師的同工,其中現時的行政主任,就已在此留下18年的光陰。戒毒所在2002年因為消防問題需要重建,卻又竟然獲得基金資助以及專業人士的捐款,甚至後來社會福利署都願意提供資助。期望明年這所戒毒中心可以新貌,接納社會所不容的迷途羔羊,神跡再一次又一次的顯明。 這所過去曾讓500多人重生的戒毒所,但只有約100位真正脫離毒海,麥牧師可會感到難過?「要忍耐有愛心,無人可以一下子就改變過來的。我對這400個戒毒者仍有盼望。」 「有些人需要經歷很多打擊,嘗盡失敗挫折,才會真正改變回轉的。」麥牧師認為,香港文化問題在於強調信自己,「待他們不再相信自己,就自然會回來找麥牧師的。」 這樣的信心從何而來?原來在麥牧師的生命中,的確經歷過不少神跡:曾有一個4歲小孩被車撞倒,當場鮮血滿地,呼吸也沒有了,去到醫院卻奇跡地生還。也曾經有一次他們都沒有錢了,連食飯都成問題,卻無故地有位長者帶著一個紙袋,裝著7萬元現金給麥牧師,那時是1975年。 「因為我愛神,所以,神讓我經歷過那麼多神跡。一個愛神的人,不可能的任務都可以完成。」去年聖誕節,這些曾受過麥牧師恩惠的都聚首一堂,頓時讓這位曾於2013年獲特首嘉許、2016年獲電視台頒發「愛心獎」的老牧師感動不已。「如果當初我沒有來香港,這百多人可能會沒有生命了。」當然,在他心目中,生命改變較獎項來得寶貴。 大半個世紀前已踏足香港的外國人,多以香港為淘金地,只有少數是為愛而來,即使在希望渺茫的環境下,他們都沒放棄,甚至比香港人更堅持那份盼望,就因為在那雙眼睛看到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而是神一遍再一遍的神跡引領。 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裏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馬太福音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