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機構事工
  • Tvpluz
  • 人物見証
  • 申請播放
  • 城中話題
  • 機構出版
  • 認識我們
  • 你的支持
  • 福音產品
  • 聽信真道(亞洲)
  • 機構事工
    • 2021年份
    • 2020年份
    • 2019年份
    • 2018年份
  • Tvpluz
  • 人物見証
    • 人前人後
    • 証焦點
    • 愛生命愛香港
  • 申請播放
    • 表格下載
  • 城中話題
  • 機構出版
    • 「真証傳播」季刊《証信息》
    • 人前人後
  • 認識我們
    • 認識真証傳播
    • 總幹事家書
    • 加入我們
    • 辦公室資料
  • 你的支持
    • 《等一個擁抱》電影包場
    • 感恩・代禱
    • 奉獻方法
    • 付款安全指引
    • 捐獻者權利約章
  • 福音產品
    • 証購網
    • 免費下載
    • 售賣點
  • 聽信真道(亞洲)
主頁   城中話題   胡志偉牧師「本週評論」(第十七輯)
佔領運動與世代差異(上)
姑勿論,佔領運動至終如何收場,整場社會運動(或新公民運動)反映著世代之間的價值差異,現今毫無保留地一次過爆發出來。筆者於2010年曾撰寫相關文章〈香港「八十後」信徒的素描〉,有興趣的可重溫舊文,以作比較。

筆者嘗試從數方面作出探討,教會中人撇開政治立場,正視差異,才能塑造空間,讓「雨傘新世代」留在教會成長,否則我們只剩下一群沒有理想與動力、乖乖被馴化的青年信眾。
權力操控vs平權自主
由「雙學」引爆的佔領運動,反對中央八卅一下閘,確立了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的嚴格「篩選」。我們成年一代,了解政治現實,過去的選舉民主成分也不多,再加上甚多善意教導:「民主非絕對!」我們大部分傾向「袋住先」,或在有限的空間內爭取最大的民主空間(如優化「選委會」成員的民主成分)。

對年輕一代,他/她們生長於網絡世代,重視是平等對話,反對「由上至下」的權力支配。倘若任何權力符號(如政府官員、父母、校長或牧師等),越重視長幼有序、上下有別、「我叫你做」等,帶來的必是強烈的反抗。當中央越要表現强權,結果是更多「雨傘新世代」否認國民身分,當教牧同樣實行「強勢領導」,不容異議,不放下身段遷就青年信徒,同樣帶來這群人「出走」教會。

成年人適應了「權力操控」的遊戲,無論是政治、職場或教會,皆是如此;我們上了位與取得權力的,自然要「權在我手」,保持現狀,安定繁榮。中產成年信徒經過艱苦奮鬥,不斷向上爬,才能享有現今成果,有樓有子女有條件。相反,我們的新生代,多來自中產家庭,重視平等與人權,對公義與民主更有理想,對個人認同的普世價值更為堅持。這群青年人會呼喊:「自己政府自己揀」,「抗命不認命」等。

有部分成年人理解整場運動,停留於主流媒體的論述,是別有用心的政客或「佔中三子」幕後策劃與組織,且有外國勢力介入,方能動員這麽多群眾參與。事實是九二八施放催淚彈與警方使用過多武力(暗角事件等),帶來更多群眾同情與支持示威人士。

正如黃洪於〈雨傘運動是什麼?不是什麼?〉論述:「雨傘運動是能動者的覺醒,不是由螺絲釘組成的群眾運動。」

「當大量的年輕人及市民自己主動及自動在運動中去尋找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工作以及思考自己可作出的貢獻。她/他變成了一個自動、自發、自主的主體。她/他所迸發出的光芒,絕不單是運動中一個被領導、被誤導或被控制的螺絲釘所能比擬。」

早於2011年,中央政策研究組就「青年政策」舉行高峰會,葉兆輝教授分享〈了解我們的年青一代〉,指出「我們這代年青人尋求的是『空間』」,建議政府要為這世代創造或再造更多「空間」(社交、精神、物質、環境等),可惜政府施政已不採納學者意見,後知後覺,結果帶來整代人與政權之間的决裂。(待續)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www.hkcrm.org.hk
回應
 
俞真(Calvin)
上一頁
禮儀
 
俞真(Calvin)
下一頁
胡志偉牧師「本週評論」(第十七輯)
  • 檢視與超越中產文化
  • 「雨傘運動」後教會生態
  • 雨傘運動下之感恩
  • 不安的聖誕故事
  • 牧職的壓力
  • 政治復和
  • 佔領運動與世代差異(下)
  • 親身參與的現場關懷
  • 社會張力下的心靈關懷
  • 我的選擇
  • 走進現場的「教牧關懷團」
  • 我們怎樣為掌權者代求?
  • 紛擾時代中的教會定位
  • 撕裂社會的民主人格
  • 教牧於政治爭議中的立論與角色(下)
  • 教牧於政治爭議中的立論與角色(上)
  • 土地公義的再思
  • 本週評論﹙第十六輯﹚
  • 本週評論(第十八輯)
最新話題
三十七、乘人之危,成人之美
 徐武豪博士
 2021-01-20
 4
 
五十、建立關係
 黃文謙
 2021-01-20
 5
 
三十六、病向淺中醫
 徐武豪博士
 2021-01-13
 74
 
四十九、慘痛經歷
 黃文謙
 2021-01-13
 58
 
三十五、容人之量,自知之明
 徐武豪博士
 2021-01-06
 126
 
四十八、感恩
 黃文謙
 2021-01-06
 79
 
三十四、大局為重(二)
 徐武豪博士
 2020-12-30
 91
 
四十七、超速的生命
 黃文謙
 2020-12-30
 102
 
三十三、乘風破浪
 徐武豪博士
 2020-12-23
 111
 
四十六、資產
 黃文謙
 2020-12-22
 85
 
話題專輯
《”武”筆留言》
徐武豪博士
 
《創世記》研讀
徐武豪博士
 
「職場亮光」
黃文謙
 
「道可道,非常道」
徐武豪博士
 
「哲思破格」
張國棟博士
 
「漁翁撒網」
俞真(Calvin)
 
「真金不怕洪爐火」
梁斐生博士
 
「本週評論」
胡志偉牧師
 
「熱點問答」
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
 
編者/作者
胡志偉牧師
徐武豪博士
梁斐生博士
俞真(Calvin)
關鍵字
靈修環境成長差傳信仰家庭職場教會社區聖經音樂長者人物青少年
回頁頂 
聯絡我們

真証傳播
福音傳播中心
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
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 下午6: 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852) 2409-1233
(852) 2615-9806
info@gnci.org.hk

網站地圖
機構事工
Tvpluz
人物見証
申請播放
城中話題
機構出版
認識我們
你的支持
福音產品
下載區
手機應用程式

真証傳播 GoodnewscomArray手機應用程式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訂閱電子報

你的支持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