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機構事工
  • Tvpluz
  • 人物見証
  • 申請播放
  • 城中話題
  • 機構出版
  • 認識我們
  • 你的支持
  • 福音產品
  • 聽信真道(亞洲)
  • 機構事工
    • 2021年份
    • 2020年份
    • 2019年份
    • 2018年份
  • Tvpluz
  • 人物見証
    • 人前人後
    • 証焦點
    • 愛生命愛香港
  • 申請播放
    • 表格下載
  • 城中話題
  • 機構出版
    • 「真証傳播」季刊《証信息》
    • 人前人後
  • 認識我們
    • 認識真証傳播
    • 總幹事家書
    • 加入我們
    • 辦公室資料
  • 你的支持
    • 《等一個擁抱》電影包場
    • 感恩・代禱
    • 奉獻方法
    • 付款安全指引
    • 捐獻者權利約章
  • 福音產品
    • 証購網
    • 免費下載
    • 售賣點
  • 聽信真道(亞洲)
主頁   城中話題   胡志偉牧師「本週評論」(第十七輯)
親身參與的現場關懷
佔領運動發展至今,接近三星期,對不少人來說是身心疲憊。大部分港人,包括基督徒在內,期盼運動能透過對談與協商,達成共識,和平收場。

「教牧關懷團」乃因應「和平佔中」運動而成立,超越政治立場,嘗試把基督的臨在帶進現場。頭數天的安排,「教牧關懷團」於金鐘、旺角及銅鑼灣三區群眾聚集地方,有教牧、神學生與信徒以詩歌、經文及禱文,把和平與盼望帶給所有市民。
「教牧關懷團」以三間堂會作為支援中心,結集了有關人等,祈禱唱詩、講解說明後,再出隊往現場作類似「報佳音」行動。其後因應形勢發展與人手調配,我們集中於金鐘與旺角兩區,設立臨時流動祈禱站,我負責統籌金鐘站,而劉志雄牧師則統籌旺角站。

隨著整場運動的發展,不按原來劇本進行,也無人能預計演變如何,我們唯有隨機應變,不斷修改行動方案。我們借用一群教牧先前「絕食抗議」(或禁食祈禱) 所支搭的帳幕,在海富中心對面近地盤方位,建構了臨時的祈禱站。
我們先前訂造的木型十字架,可派上用場,再加上到場義工創意的發揮,有「主賜平安」、「教牧關懷」等各式標語與美工,表達我們的同在。信仰符號是重要,如同標語或橫額等,這一切可見文字、圖畫與美工於現場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影像。即或無人駐守,也無任何聲音傳揚,這個祈禱站本身就是一個見証,指向至少有一少群教牧與基督徒沒有「離地」與「離場」。我們是「場牧」,同醫護人員一樣,為所有需要人士提供心靈支援。

當我們有足夠人手,每小時便有約十五分鐘的集體唱詩與祈禱時段,由不同教牧與神學生主領,抽取印制了〈現場心靈關懷禱文與詩歌〉內相關經文與禱文,與現場群眾一起誦讀,共同詠唱。透過短短敬拜,我們結集了路經的途人,有已信的,更多是未信的,我們會在最後時段分組祈禱,由教牧與神學生在不同組別,與人傾談與代禱。

我們這樣在場的關懷與服侍,確實能觸及不少受傷心靈,無論是唱詩或祈禱,我目睹有些信徒與朋友情緒激動。有一趟,我坐下休息,有位男士向我走前,跪下祈禱。這位朋友不是基督徒,但他心靈充滿困擾,以致他流淚滿面,向我哭訴 :「為何中國人要打中國人?」我隨即按手為他祝福求平安。有義工請假來拍錄整個運動實錄,事件完結後他憂慮工作前景,我也為他代禱。有些信徒心中存著顧慮,因其堂會教牧公然反對信徒前來群眾現場,當他/她們在這裡發現有同路人,心內得著激勵與肯定。

十月五日在場舉行了聖餐崇拜後,「教牧關懷團」考慮是晚極有可能出現清場行動,我們撤離了原有臨時祈禱站。及後,有另一批教牧在添馬公園設立緩衝區,同樣提供相似支援服務。

因應場內需要,「教牧關懷團」在劉志雄牧師統籌下,在公民廣場大門附近重新擺設了「教牧心靈支援站」,繼續開放,向所有在場人士提供服務。當教牧人多,我們便外展;當人少,我們便接待路過的。
不止一次,常有人問我們是哪間教會,我會答 :「不同教會」;若說是「聖而公之教會」也許對方也不明所指,我們是在「現場的教會」! 筆者看在場的服侍,甚有意義,在人心需要時刻,教牧身在其中,把基督的愛與平安帶進現場。
轉載自香港教會網站:www.hkcrm.org.hk
實驗
 
俞真(Calvin)
上一頁
社會張力下的心靈關懷
 
胡志偉牧師
下一頁
胡志偉牧師「本週評論」(第十七輯)
  • 檢視與超越中產文化
  • 「雨傘運動」後教會生態
  • 雨傘運動下之感恩
  • 不安的聖誕故事
  • 牧職的壓力
  • 政治復和
  • 佔領運動與世代差異(下)
  • 佔領運動與世代差異(上)
  • 社會張力下的心靈關懷
  • 我的選擇
  • 走進現場的「教牧關懷團」
  • 我們怎樣為掌權者代求?
  • 紛擾時代中的教會定位
  • 撕裂社會的民主人格
  • 教牧於政治爭議中的立論與角色(下)
  • 教牧於政治爭議中的立論與角色(上)
  • 土地公義的再思
  • 本週評論﹙第十六輯﹚
  • 本週評論(第十八輯)
最新話題
三十七、乘人之危,成人之美
 徐武豪博士
 2021-01-20
 5
 
五十、建立關係
 黃文謙
 2021-01-20
 5
 
三十六、病向淺中醫
 徐武豪博士
 2021-01-13
 75
 
四十九、慘痛經歷
 黃文謙
 2021-01-13
 58
 
三十五、容人之量,自知之明
 徐武豪博士
 2021-01-06
 126
 
四十八、感恩
 黃文謙
 2021-01-06
 79
 
三十四、大局為重(二)
 徐武豪博士
 2020-12-30
 91
 
四十七、超速的生命
 黃文謙
 2020-12-30
 102
 
三十三、乘風破浪
 徐武豪博士
 2020-12-23
 111
 
四十六、資產
 黃文謙
 2020-12-22
 85
 
話題專輯
《”武”筆留言》
徐武豪博士
 
《創世記》研讀
徐武豪博士
 
「職場亮光」
黃文謙
 
「道可道,非常道」
徐武豪博士
 
「哲思破格」
張國棟博士
 
「漁翁撒網」
俞真(Calvin)
 
「真金不怕洪爐火」
梁斐生博士
 
「本週評論」
胡志偉牧師
 
「熱點問答」
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
 
編者/作者
俞真(Calvin)
梁斐生博士
徐武豪博士
胡志偉牧師
關鍵字
靈修差傳家庭社區成長長者聖經環境音樂教會職場人物青少年信仰
回頁頂 
聯絡我們

真証傳播
福音傳播中心
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
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 下午6: 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852) 2409-1233
(852) 2615-9806
info@gnci.org.hk

網站地圖
機構事工
Tvpluz
人物見証
申請播放
城中話題
機構出版
認識我們
你的支持
福音產品
下載區
手機應用程式

真証傳播 GoodnewscomArray手機應用程式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訂閱電子報

你的支持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