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兩位特首參選人面對個人誠信的挑戰,特別是唐英年要處理其住所的僭建事件;領袖的能力於危機的應對,就立見高下。
詩篇第二篇可說是聖經對俗世權力的嘲弄,「外邦為甚麼爭鬧、萬民為甚麼謀算虛妄的事?」(二1)從超越的眼光看進行中的特首選舉,本來是小圈子選舉,大部分市民(包括本人在內)無權投票;但如今「假戲真做」,廣大市民也樂意觀賞港版「選戰風雲」好戲連場。人可以有好多「謀算」,政治更有不少的「謀算」,然而神的主權要領袖「省悟」與「受管教」(二10)。
「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二4)原來地上政治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神在察看,也在暗笑。倘若唐英年真是「欽點」的特首參選人,現今對他最大的嘲弄,就是他本身的屢次僭建(婚姻僭建、家居僭建等),遭到揭發,甚至有同路人勸他退選,有政黨要與他劃清界線。
教會內同樣不斷發生類似權力的嘲弄;有若干機構以熟練的商業手法運作事工,並大灑金錢作事工宣傳;嘲弄是有學者揭發事工項目的僭建,誠信同樣受到質疑。當今本港教會叩拜的偶像,不是可見的神明,乃是「成功」;教會領袖仍然樂此不疲追求「成功」,務要「成功」。大多堂會、機構、神學院或差會領袖理解「成功」的定義就是「人多、錢多」就越能發揮其影響力。我們逐漸了接受世俗的標準就是人數過千是「大堂會」,堂會大小只是社會學或統計學的描述;神眼裡的「大」可以是不過百人聚會,但不斷培育神國工人的堂會。
權力對教會永遠有其不衰的吸引力;於是教會領袖認為擁有更大權力,或更接近權力核心就能為神成就大事。然而,神成就事工只要求我們簡單地「親吻兒子」(二12;kisstheSon)。我們只要順服神的心意,敬愛與敬畏,就能經歷神的眷顧。在當前紛擾世情,默想與思考詩篇第二篇,帶來的安慰是政權可以有甚多「謀算」,然而在「機關算盡」之後,所謂「人算不如神算」,神在看人間一切權力鬧劇,包括教會在內。
人可以有甚多計謀與盤算,而教會領袖需要反思:「怎樣應對教內的權力遊戲?」至終神對位高權重的領袖,有更嚴厲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