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機構事工
  • Tvpluz
  • 人物見証
  • 申請播放
  • 城中話題
  • 機構出版
  • 認識我們
  • 你的支持
  • 福音產品
  • 聽信真道(亞洲)
  • 機構事工
    • 2021年份
    • 2020年份
    • 2019年份
    • 2018年份
  • Tvpluz
  • 人物見証
    • 人前人後
    • 証焦點
    • 愛生命愛香港
  • 申請播放
    • 表格下載
  • 城中話題
  • 機構出版
    • 「真証傳播」季刊《証信息》
    • 人前人後
  • 認識我們
    • 認識真証傳播
    • 總幹事家書
    • 加入我們
    • 辦公室資料
  • 你的支持
    • 《等一個擁抱》電影包場
    • 感恩・代禱
    • 奉獻方法
    • 付款安全指引
    • 捐獻者權利約章
  • 福音產品
    • 証購網
    • 免費下載
    • 售賣點
  • 聽信真道(亞洲)
主頁   城中話題   漁翁撒網 (第三輯)
延續
(引言:用了多月討論關於「可搜尋」(Searchable)的課題,今期開始談教會、福音機構及基督徒如何透過實踐「可自訂」(Customisable)的原則,延續福音及牧養材料的生命及影響,造就更多人。)
重新設計
在前文〈糟蹋〉中提過一個例子,香港的教會堂會及福音機構每年製作驚人數量的福音與牧養材料,但其生命週期卻大多短得可憐。除了在文中提到因沒有作進一步分享及缺乏令潛在使用者容易搜尋的配套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透過新媒體和流動平台發放這些材料時沒有周詳考慮這些媒體和平台的特性,並予以適當的「重新設計」。那到底我們如何可以透過自訂/訂製福音材料,延續其生命及果效呢?

基本原則是按福音與牧養材料的本質及不同媒體和平咍的特性把原材料重新設計成不同的表達形式,透過不同渠道接觸潛在讀者。有人稱此為「重新包裝」(re-package),我卻認為稱之為「重新設計」(re-design)更為貼切,因為這當中涉及訊息溝通與傳播方式的重新設計,以附合不同平台使用者的慣用模式。

不知大家有否留意在不少海報或旅遊景點的資料上都印有一個正方形的QR碼,如果你的手機附有相機並裝有相應的軟件,就可即時對著這個條碼進行拍攝,手機就會把當中所包含的互聯網連結解碼,並馬上連上有關的網站,令你可以取得更多資料。這個簡單的生活例子有兩個重要啟迪:第一,它善用新平台突破現有溝通渠道(海報或景點資料)的限制,令進一步延續與服務對象的連繫;第二,它按照服務對象的期望(如想瀏覽相關的影音資料,及無需記憶網址),以最簡便適切的方法與服務對象溝通。


圖:基督教金書奬網站(acpbookawards.hk)令奬項的生命力可以進一步延續

結果不止
把同樣的理念套用在福音與牧養材料的運用上,我們能讓這些材料的生命得以延續,並透過社交媒體及流動平台等,像蒲公英種子般飄送到不同地方,繼續結果不止。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三個不同的例子:
例子一:漁翁撒網
概況:「漁翁撒網」專欄是以文字為主的材料,其內容沒有很強的時限性,所以舊文章亦可以對讀者有參考價值。另外,有不少讀者因為忙碌未必能有時間細讀每篇文章。同時,每篇文章都附有不同的延伸閱讀材料,亦能引起不同讀者的興趣。
延續方案:應對的方案包括三方面。首先在「漁翁撒網」的大本營建立一個圖像目錄,亦在社交書籤網站Delicious.com建立一個包含所有文章及附有簡介與相關聖經經文的清單,方便讀者瀏覽舊文章;另一方面,把文章內容撮要成為一頁的「漁翁撒網.精華篇」,並於Facebook專頁相簿及Google+專頁相簿等不同平台發放,令讀者能用數分鐘就能掌握文章重點;第三,亦於一個較多年青人使用的平台Tumblr建立「漁翁撒網.精華篇」,把延伸閱讀材料以短小精悍的形式發放,吸引年輕讀者。
例子二:施達扶貧體驗團
概況:基督教扶貧機構施達基金會舉辦扶貧體驗團多年,每次都只能讓10多人參與當中。雖然體驗團結束後會有分享會,亦有文字報導,但一方面參與的步伐難以緊貼體驗團的歷程,另一方面新的參加者亦對體驗團的形式及內容有深入的了解。
延續方案:施達為扶貧體驗團建立了一個專用的網誌,從未出發前就發放資料,同時在扶貧體驗團出行期間,把最新的相片和文字內容傳回香港,並以最快速度透過施達的網誌和其他社交網絡發放,令未能參與的弟兄姊妹能第一時間了解團員的體驗;同時,團員於回港後亦會發表分享文章,不但令其他人了解當中情況,亦令將來有意參與扶貧體驗團的人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子三:基督教金書奬
概況:基督教出版聯會每兩年一度舉辦基督教金書奬,旨在「鼓勵創作.提升專業」。筆者在出席頒獎典禮時深深感到基督教金書奬實在是基督徒的一項寶貴資源,只是簡單地在會後發放得奬名單及新聞稿,未能令弟兄姊妹了解得奬作品的優勝之處,亦不能分享得奬者的喜悅。
延續方案:筆者與基督教出版聯會的同工商討後,為基督教金書奬建立了一個專用的網站,把得奬者的得奬情況上載,亦附有評審的評語,再透過運用標籤(Tag)建立一個靈活架構,令瀏覽者可按不同選項(如奬項類別、出版社等)按個人喜好進行瀏覽,並易於分享到不同的社交網站平台,同時亦可透過手機瀏覽。這既便利得奬者與弟兄姊妹分享得奬一刻的喜悅,亦把金書奬的豐碩成果逐步建立成為弟兄姊妹尋找好書的寶貴資源。

「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耶利米書十七章8節)

延伸閱讀
1. 維基百科:QR碼
2. Gizmodo: Buy Groceries at a Virtual Supermarket Inside a Subway Station
3. 漁翁撒網.書籤@Delicious
4. 漁翁撒網.精華篇@Facebook
5. 漁翁撒網.精華篇@Google+
6. 漁翁撒網.延伸篇@Tumblr(nextfish.cc)
7. 施達扶貧體驗團
8. 基督教金書奬
互動平台
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netfish.hk
網誌:http://netfish.cc(附專題分類、Tag、手機版本等增值功能)
創作共用許可
漁翁撒網@真証傳播的文字部分由俞真(Calvin)製作,以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 授權條款釋出,歡迎讀者轉載及分享。
進入現場的牧養
 
胡志偉牧師
上一頁
理性地質疑影音使團的言論和手法(一)
 
張國棟博士
下一頁
漁翁撒網 (第三輯)
  • 實驗
  • 機制
  • 保護
  • 關口
  • 衍生
  • 歸真
  • 活用
  • 溯源
  • 發掘
  • 累積
  • 值得
  • 賦權
  • 異軍
  • 匠心
  • 整合
  • 意義
  • 便捷
  • 漁翁撒網﹙第二輯﹚
  • 漁翁撒網(第四輯)
最新話題
三十七、乘人之危,成人之美
 徐武豪博士
 2021-01-20
 4
 
五十、建立關係
 黃文謙
 2021-01-20
 5
 
三十六、病向淺中醫
 徐武豪博士
 2021-01-13
 74
 
四十九、慘痛經歷
 黃文謙
 2021-01-13
 58
 
三十五、容人之量,自知之明
 徐武豪博士
 2021-01-06
 126
 
四十八、感恩
 黃文謙
 2021-01-06
 79
 
三十四、大局為重(二)
 徐武豪博士
 2020-12-30
 91
 
四十七、超速的生命
 黃文謙
 2020-12-30
 102
 
三十三、乘風破浪
 徐武豪博士
 2020-12-23
 111
 
四十六、資產
 黃文謙
 2020-12-22
 85
 
話題專輯
《”武”筆留言》
徐武豪博士
 
《創世記》研讀
徐武豪博士
 
「職場亮光」
黃文謙
 
「道可道,非常道」
徐武豪博士
 
「哲思破格」
張國棟博士
 
「漁翁撒網」
俞真(Calvin)
 
「真金不怕洪爐火」
梁斐生博士
 
「本週評論」
胡志偉牧師
 
「熱點問答」
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
 
編者/作者
胡志偉牧師
梁斐生博士
徐武豪博士
俞真(Calvin)
關鍵字
長者靈修教會環境職場社區人物聖經成長音樂家庭信仰差傳青少年
回頁頂 
聯絡我們

真証傳播
福音傳播中心
香港新界葵芳貨櫃碼頭路71號
鍾意恆勝中心1203室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
早上9: 00 至 下午6: 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訂閱電子報:
請電郵至 info@gnci.org.hk

(852) 2409-1233
(852) 2615-9806
info@gnci.org.hk

網站地圖
機構事工
Tvpluz
人物見証
申請播放
城中話題
機構出版
認識我們
你的支持
福音產品
下載區
手機應用程式

真証傳播 GoodnewscomArray手機應用程式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訂閱電子報

你的支持

Copyright © 2021 GoodNew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Ltd 真証傳播. All Rights Reserved